《薛兆丰经济学讲义》笔记—解除价格管制,果断与沉稳的拿捏

      德国“二战”后价格管制的故事

      德国在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开始实施价格管制,“二战”结束后盟军继承了希特勒的价格管制政策。当时的德国物资匮乏、恶性通胀、价格管制。表现为:需要凭票领取生活必须品;1947年货币发行量是1936年的5倍;德国马克贬值严重,导致人们展开物物交换。

      德国财长艾哈德信奉哈耶克理论,相信价格的作用,于是他着手改革。他的改革总结起来有两点:一是抓紧货币。发行新的德国马克取代旧货币,不再乱发,使得马克能够坚挺;二是放开价格。一天他突然在电台里宣布解除所有物价管制。商品在一夜之间重回商店橱窗,人们停止囤积,开始生产和供货,开始交易。参考纪录片《制高点:世界经济之战》。德国战后经济复苏重新崛起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它采用了市场经济的办法,既维持了稳定的货币,又放开了市场。

      经济改革:果断与沉稳的拿捏不容易

      中国过去长期实施计划经济,需要凭票采购商品。改革的目标是取消所有票证只使用钞票。然而改革并不顺利,1988年价格闯关失败,过了好多年价格才慢慢放开。

      “全盘私有化听上去很过瘾,但这种主张看轻了制度变迁要付出的代价,只要过时的观念和既得利益缠住了相当多的人群,任何激进和彻底的改革在实际中都寸步难行。”——周其仁《改革的逻辑》

      解除价格管制我们需要考虑的因素就要复杂的多,要在勇气和耐心之间、大胆和沉着之间进行合理的拿捏不是容易的事情。

思考:既然经济学家指出价格管制带来那么多不好的后果,为什么那么多国家还屡屡实施价格管制?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赞成价格管制?

      当政府管理水平有限、可选项和时间都比较少时,价格管制是迅速解决短期问题的手段。价格管制涉及到的大量既得利益者因担心改革会危及到他们的利益,而拿稳定当借口不愿改革。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商者,司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早已深入人心...
    理想者的执念阅读 675评论 0 4
  • visudo命令用于编辑/etc/sudoers文件 在root ALL=(ALL) ALL这行...
    CUFFS阅读 850评论 0 0
  • 你是哪种哦?高冷的那种哦! 你是哪种哦?虚伪的那种哦? 你是哪种哦?炫富的那种哦? 你是哪种哦?...
    homies阅读 26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