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经常会听到老师们这样的议论:某某学生都不抬头看黑板,考试成绩居然还不错。今天袁婷婷校长的讲座为我们拨开了迷雾,原来获取成绩有多种形式:视觉型,感觉性,听觉型。每个学生获取知识方式不一样,单一的教学方法,单一的要求显然不能够满足所有学生的求知需求。所以高效的课堂教学一定要多样化,要做到分层教学,让不同的学生得到收获。
课堂合理规划,袁校长讲到了“四砍”,砍出时间,砍出版块,砍出空白,砍出逻辑。这一理论为我们打造高效课堂提供了理论支撑。我们成年人可以保持90分钟的注意力,20分钟的理解力,8分钟的关注,中学生则更短。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避免“满堂灌”,要注意每8分钟要有一个循环,而每一个循环都要包括内容,参与,回顾。并且每8分钟的知识讲解后要给学生2分钟的回顾,复习,记笔记时间,一味地高密度教学对学生未必是好的,讲多少不重要,学生吸收多少才重要。并且老师在课堂上要注意每一个环节的逻辑以及说话逻辑,更好的逻辑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记忆,更容易的记忆。
学对课堂知识的记忆,直接体现出课堂效率是否高效。根据记忆规律,我们应以全员参与的方法把学生拉回课堂。根据记忆的七原则(首要原则,就近原则,模块原则,连接原则,笔记原则,夸张原则,重复原则)进行操作。
课堂巩固进行回顾复习,可以采用“拉伸复习”“击掌复习”,坐下起立等方式复习所学,这样可以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又可以让学生在愉悦的状态下回忆知识。
袁校长今天的培训带给我们许多有科学依据的宝贵经验,对于一线教师来说,既有理论支撑,又有实操指导。给我们带来一把打开高效课堂的金钥匙,非常感谢!
2017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