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共识被破坏,谁更容易受到伤害?

人类社会能够长久地存在并正常地、持续地运行,不仅需要满足物质层面的条件,也需要满足诸多精神层面的条件。

在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的社会当中,让社会正常地、持续地运行的具体条件是不完全相同的。但是,无论是处于什么阶段的社会,都具备一项很难轻易改变的共同点,那就是:任意一项维护社会正常地、持续地运行的条件遭到纯粹的破坏,都会让整个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很多成员遭受一定程度的伤害。某些重要的条件遭到纯粹的破坏时,整个社会甚至有可能会面临长久的、深远的危机。


大多数拥有完整的人格、充足的能力和正当的基本权益的社会成员都懂得并认可的共识,正是能够让社会正常地运行的重要精神层面条件之一。

从精神层面来看,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的过程,正是社会中的主要成员持续地坚持和强调有益的共识的过程,也是有能力推动社会的人逐渐地指出并改善乃至直接舍弃、推翻有害的共识的过程。因为,无论是不同的社会阶层,还是不同的团体,都必然会因为社会地位、物质条件、个人身份、集体身份等诸多因素而具备一定的共识,并且会一定程度地根据自己所处的阶层或者团体当中信奉的共识来决定自己的观点、行为、目的、处世态度。而且,在很多情况下,无论是实现某些需要付出较长的时间、较多的资源、较大的力量的目标,还是维持在一定时间段之内保证社会正常运行的秩序,都需要一定的共识作为精神层面的保障。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诸如惩恶扬善、适当地宽容待人、每个人在人格和尊严上理应平等、在保证人在人格和尊严上平等的前提之下适当地照顾事实上的弱者等各项在事实上对整个社会有益的观点、行为逐渐成为正常社会的共识,并被大多数正常的社会成员接受。与此同时,反对并制止那些诸如歧视他人、事实上的等级制度等各种对整个社会有害的观点、行为同样逐渐成为正常社会中的共识,并为保护那些可能被有害的观点、行为伤害的人提供思想层面的保障。

但是,在某些情况下,一部分人可能会反对乃至公然否定某些社会层面的共识,并企图通过一系列实际行动来破坏或者篡改、歪曲它们。这些人可能拥有不同的能力和目的,也可能处于不同的社会地位或者不同的现实环境之中。但是,他们的行为都会或多或少地具备同一种共同点,也就是会对已存在的、公认的社会共识造成威胁,乃至直接通过显而易见的或者隐秘的方式破坏已形成的社会共识,继而或多或少、或早或晚地让一部分人因为社会共识的破坏而遭受损失、受到伤害。

毫无积极因素、正面影响的破坏,必然会让一部分人遭受损失,甚至必然会让一部分人遭受伤害。但是,每当某些原本有效的社会共识被影响乃至被破坏时,某些遭受损失乃至遭受伤害的人往往意识不到这对自己意味着什么,或者根本不相信自己会因此而遭受损失。他们当中的一部分人还可能和那些破坏共识的人一同叫好,甚至主动成为破坏共识的人的帮凶。只有当他们遭受真正的实际损失或者伤害并且充分地意识到这一点,他们才有可能意识到,某些原本看上去毫不起眼或者完全无法被意识到的社会共识其实是在保护他们。


当原本足以起到保护作用的社会共识遭到破坏并失效时,最先受害的人必然是所有真正的弱者。

几乎所有的正常人都认为“合理地、适当地照顾弱者”是社会共识,是因为几乎所有的人都可能会在某些情况下成为弱者、几乎所有的人都会遇到需要他人帮助乃至照顾的情况,更是因为几乎所有的正常人都会具备一定的同情心和为他人着想的能力。

但是,当一部分人开始信奉“我弱我有理”之类的观点继而不讲道理、不讲事实、不讲任何规则并且企图提出任何不合理的要求、谋取任何不合理的利益,或者有一部分人伪装成弱者、以“帮助弱者”为借口而向他人提出实际上不合理的要求,便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不愿再保护、帮助、忍让、迁就这样的人,无论他们到底是不是真正的弱者、到底是否真的需要帮助乃至照顾。而且,由于不同的现实环境当中存在的客观限制,对于那些信奉“我弱我有理”的人的厌恶往往很容易演变成对真正的弱者的厌恶,至少会让原先支持一定程度地帮助、忍让、迁就真正的弱者的人寒心,进而让真正的弱者的利益受损。由于真正的弱者往往缺乏及时地发声、维权的手段和及时地进行自我保护的能力,他们必然会遭受不低于伪装成弱者的人或者有能力提出不合理要求的人的损失,无论他们原本有什么目的。而且,他们的损失还往往很难被他人及时地注意到,更难以被及时地弥补。


另外一群大概率会一定程度地损失自身利益的人,则是一部分原本能够只凭借某些身份标签而获利的人。

这些人的身份标签往往同样来自多种不同的社会共识,且大多源于性别、年龄、族群、出身、出生地等多种难以改变乃至完全不能由自己决定的因素。这也意味着,他们的那些只通过身份标签而获得的利益往往和他们自身的能力没有太大的关系,只和他们所处的现实环境当中的多数人或者正在生效的规则有关系,甚至可以说是只和拥有明确的照顾他们的共识的社会大环境有关系。当“照顾某一种人”的社会共识受到影响乃至被完全破坏,那一种人便必然不可能再像共识存在之前那样得到群体性的照顾,其实际利益也必然会受损,哪怕他们当中的一部分人不是真正的弱者。


同样有可能遭受损失乃至受害的人,还包括一部分自以为某些社会共识被破坏和自己完全没关系的人。

这些人可能是自私的人,也可能是短视的人,还可能是麻木的人。他们往往只关心他们自己的某些实际利益或者他们自己想要关心的人、事、物,从不会主动关心任何他们认定和自己没有直接关系或者不会对自己造成影响的人、事、物。即使某些人的行为已经在一定的现实环境中乃至在整个社会中造成范围足够大、程度足够严重的影响,他们也往往只会凭借自己的喜好、主观感觉乃至情绪来看待那些行为,还往往会在一定的时间之内仍然坚持自己的那些已经不符合现实情况的观念、经验、做事方法。只有在现实环境完全不允许他们对可能影响自己的人、事、物漠不关心的时候,他们才有可能主动地调整自己的行为和观念,或者尽可能地去维护和强调先前的共识。


最重要还反而最难被大多数人注意到的受害者,则是那些和主动破坏共识的人有一定共同点的无辜者。

他们往往和那些主动破坏共识乃至居心不良的人有本质上的差别,甚至没有任何直接关系。他们和主动破坏共识乃至居心不良的人往往只有少数几项乃至一项共同点,比如性别、年龄、出生地或者某些和人的品质没有关联的个人爱好。但是,仅仅因为这样的共同点,他们便很可能会被主动破坏共识乃至造成实际危害的人牵连,从而会一同遭受攻击和批判,继而不得不承受因他人的所作所为而造成的后果。有些情况下,即使他们及时地、主动地与那些对他人造成实际危害的人划清界限,他们都未必能够避免让自己受害。


牢记自己到底是谁,很重要;认清自己在现实环境乃至在整个社会中到底处于什么位置,更重要。懂得这两点的人,才有可能明白,某些企图影响乃至破坏原本存在的共识的言行对自己到底是好是坏、是福是祸。

自身利益受损却还为损害自己的人、事、物叫好的人,往往是最有可能因居心不良之人的阴谋而受害的人,更是最有可能遭受最大的伤害、付出最惨痛的代价的人。


2025.11.3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