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我已经不打算回忆考研的这段历程,因为每每开始回忆都感觉无从下笔,不过今天我想好好的回想一下。
为什么考研,又为什么选择风景园林这个专业呢?
刚入大学,一下子由紧入松,于是放飞自我,也曾信誓旦旦的说过绝不考研这种话。后面是为什么“打脸”呢?大概是一次寒假兼职的小小经历;或者是人的逐渐成熟;又或者是我认识到提升自己的必要性了。总之就是这样一些理由让我坚持考研这条路了。
来西安学习两个月的手绘与快题,每天画图到晚上12点甚至更晚,让我产生了一种从未感受过的充实感。也曾短暂的在长安大学校门口停留过几分钟,在心里默默讲述“这就是我以后学习的地方”。
刚开始可能是大学导师的无意提醒,你可以选择这个专业啊。而后,确定好专业,发现和周围事物息息相关,像高架桥垂直绿化、道路绿化、以及小区景观等等等等。都让越发觉得这个专业就是适合我的选择。
失败后毫无迟疑的再战
学完快题大约是2018年的九月份,这个时候理论、英语、政治,才正式开始准备,三个月的时间,对于旅游管理跨专业的我而言时间肯定是不够的。没有理论的支撑,我的快题可以用“丑陋”来形容。后面考试结果出来,差录取线5分,理论快题倒也还好,反倒是英语政治拖了后腿。那个时候没有犹豫,也没有自我否定,我本来就是跨专业,比别人多准备些时日不是应该的嘛,况且长安大学值得我更多的努力。
之后的我好像把自己装进了学习的“壳”
大约是19年的三月份,我开始学习软件知识,像作品集这些可是必不可少的,好在学了个七七八八,终于也和一般本科生差不多,也能独立完成自己的作品集了。
毕业后在家学习,从六月份到九月份,几乎是生活在“壳”里,不比学校,学习氛围这些得自己去创造,让自己保持每天八小时的时间。用过很多自律学习的软件,最久的怕是番茄TODO了吧。过度封闭的空间会让我觉得压抑迷茫,当看到朋友圈别人的狂欢,也会想到自己的无人问津。
跳出“壳”身边的许多美好都应该去体会
九月之后回到学校,和朋友一起租房考研,一共四个人,我和其他两个朋友睡在一起。几乎每天都是同样的规律,我那两个朋友会在6:30、7:00分别起床,而我紧跟其后大约在7:15的样子,简单的洗漱,便去了自习室。学习累了会趴在桌子上休息10分钟,我佩服自己的一点是,无论是几分钟的休息,我都能快速睡着,并且会做一个很浅的梦。
每每想到这段时光都觉得无比怀恋,怀恋去自习室的路上,听着自己喜欢的歌自娱自乐;怀恋和朋友们一起吃饭放松;怀恋晚上10:30回租房,挽着朋友的手,她背政治,我刷1000题。偶尔早上自己会煮面,各种食材的组合;偶尔隔上大半个月,租房四个人会聚餐放松;偶尔晚上10:30的我还是想买份烤土豆,但又担心太容易长胖,而做做瑜伽锻炼。最后的3个月在这样的日子中度过,充实且自律。
结果是水到渠成的
考试时出现了我觉得永远也不可能发生在我身上的事,走错考场又弄丢身份证,好在后面都有惊无险。后面出成绩的那几天,租房的好朋友陆续传来了好消息,一个个的都考了400的高分。我的成绩在这几个人中是最后出来的,所以知道成绩之后反而没多大波澜。稍有遗憾的是那么长时间准备的理论没有考好,好在结果是好的,还有一个算是不错的成绩。
准备复试的期间,全国疫情,时间推迟,无疑将这条战线拉的更长,又开始了默默在家准备的日子,会看看老师的论文,回顾之前的基础知识,想过无数个老师面试可能会问到的问题。
复试前几天设想过两种可能,一种考上,一种没有考上,又该去找什么样的工作呢?想好了无数后路,大不了就伤心几天,自我调节过后好好找工作嘛。调节好心态,面试过程中,完全没有之前所想象的那种紧张。当看到自己名字出现在拟录取名单上时,心中唯一所想大概是我可以在我喜欢的专业上继续努力了。
导师说“跨专的你,更需要努力。”
后面阴差阳错,正好跟了我开始有想要选的岳老师,联系上岳老师,跟老师大概聊了半个钟,了解了他想培养人的方式,简单的进行交流,老师说写论文得从小文章开始写起,于是有了这篇回顾。虽说考试那几本理论知识掌握的还算通透,但总体而言跨专业的我,还得不断补充自身的基础知识。就像岳老师所说的考上是件开心的事,但考上的我更需要努力。
期待拿到录取通知的那一刻,期待研究生生活正式开始的那一刻,最后的最后,谢谢你能看到故事的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