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她的祭日。
到今天,她离开我就——落笔至此,不禁悚然一惊,我竟不能即刻说出究竟几年——有时觉得已经很久了,曾经的新坟上草已长的那么高那么密,与曾祖们的别无二致;有时又觉得仿佛就在昨天,她患了老年痴呆,神情不复从前要么高兴着,要么生气着。
她一生活得快意恩仇,直至患病——变得木讷,不知道身在何处,不知道现下时间,不知道刚吃过的午饭是什么,甚至不知道刚收走盘碗的一餐是否吃过。突然间会呵斥、咒骂臆想中讨厌的人和事,其他时间就安静地坐着,但是她始终认得人,甚至好久不曾见过的人——这些仿佛就在昨天。
是的,她走了已经五年了。
她只读过几天夜校,几乎目不识丁,但不妨碍她是个风趣幽默的老人——我出生,她52岁,我记事,她已年老。年轻时的她一定也是妙语连连,遗憾未停留在任何人的记忆中。 以她的出身、家庭条件、生活环境而言,她堪称一个“精致”的人,因此会感叹年纪大了什么事情都变得没有意味,她常说:“人活年轻,货卖时新(时髦、流行之意)”。
她一生快人快语,遇到说话支吾含糊不清的人她总说:“风不顺连他自己也听不清!”既夸张,又诙谐。 她不喜拖泥带水。对某亲戚的小肚鸡肠一辈子不感冒,后来干脆连面子上的事情也不再敷衍。可是母亲和舅舅们碍于情面仍和其子女有些往来,直至后来亦不胜其烦,征询她的意见,她说:“根都不动了,树梢还能再摇?”母亲他们瞬间释然。
她的婚姻自出生即已注定,既非佳偶天成,解放后于大形势下也不免生出抗争之意,但终屈服于善良本能。感叹自己的婚姻,她说:“二人不乐(读yue)意,一辈子常怄气”,十一个字道出她与姥爷的婚姻常态和根源所在。
年老的她有些耳背。海湾战争期间,伊拉克南部战事如火如荼,多国部队企图从土耳其打通北方通道。因为进展没那么顺利,新闻里总在研判和分析土耳其何去何从。其时八十岁的她正和我小住,大约电视里“土耳其”三个字出现的太频繁了,终于在又一次听到的时候她问我:“这个国家的名字真奇怪,怎么会叫兔儿皮?” 我忍俊不禁。 对于新鲜的事物她总是充满好奇。某日边吃饭边看电视,正在播出的是围绕《精灵鼠小弟》的拍摄技巧制作的一个专题片,片子是美国人主持的,自然译成中文。她看那个外国人老鼠长老鼠短地讲个不住,突然问我:“外国人也把老鼠叫老鼠的?”我笑的不能自己,给她解释这人本来说英语,这是配音,变成中国话了,她追问:“那外国人怎么叫老鼠的?”我还没搜索出mouse这个单词,她自己已经作答了:“是不是耗子呢?”我笑得几乎岔气,她不满意地瞪着我。 关于中东局势的新闻总是很多,我们通常认为一个目不识丁的老妇人不会关心这类时事,但是有一天她看着屏幕说:“这是阿拉法特对吧?”
音容笑貌,宛如昨日。
她是我的姥姥,姓刘讳彩凤。她的名字总让我想起“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是个在襁褓中即送于他人做媳妇的女人。她的生命标签上满是战乱动荡、青年丧女、辛苦劳作、怜贫惜弱、古道热肠这样充满质感的词。这五年中,她时时来到我的梦中,我籍此判断她在那个世界的情况。时而神情凄惶,我便认为她过得不好,时而安乐祥和,我必揣测她衣食无忧。我想,或许再有一个五年,我就能说着她的种种,不再落泪,但是今天,仍然不行。
又快到清明节了,伫立在纷纷细雨中,愿此文带去我深情的问候:姥姥,您在天堂还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