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吃饭时,老公叹着气说:“唉,现在的孩子,心理越来越脆弱了。今天早上,高一(8)班有个男生,一直在教室外哭着不肯进教室。他那个在市三中当老师的阿姨,在他身边不停地劝着,他一句也听不进去。高一(8)班可是最好的班,多少人挤破头也挤不进去呢。“
哎呦,居然有这种事,重点高中的重点班,好不容易才考进去的班,怎么会不肯进教室了呢?这才开学两个月呢,还是一个男生哩,这么脆弱!
"他为什么不肯进教室呢?考试考差了?压力太大,承受不了啦?"我忍不住一连问了几个问题。
"都没到期中考呢,平时也就普通的周测、月测。这些孩子,在初中时一帆风顺,成绩拔尖,随便一个科目的成绩都是优秀的,整天被老师夸着。上了高中,学习的内容难度增大,各个学科考试不及格的人比比皆是,那是再正常不过了。他怎么就觉得承受不了压力呢!"
我认真听着老公继续发表他的感叹:“一开学,班主任就应该做好高一新生的思想工作,高中课程比初中课程,难度有很大的跨越,考试分数也会差别很大。初中时成绩好的同学,各科都会达到优秀水平以上,而到了高中,你能保证每科都达到良好,就有重点大学可读了。
这个男生大概是在这两个月的周测或月测中,成绩处在班上倒数的位置,这让在初中时一直处在领先位置的他感到颜面尽失,自尊心大受打击了吧?他已经请假回去两天了,今天家长送回了学校,却不肯进教室,说不想读书了。家长很是着急啊!"
唉,我也忍不住长叹了一口气,在教室外哭着不肯进教室的情景,那应该出现在幼儿园或者小学一年级的教室外,怎么跑到重点高中的高一新生教室外面了呢?
记得我女儿上幼儿园的时候才3岁,她上幼儿园前就特别渴望上幼儿园,但去了不够一天,就再也不想去了。因为小朋友会欺负她,把她的脸都抓成了大花脸,更让她恐惧的是,幼儿园的饭和菜是放在一起吃的,而我女儿在家吃饭是饭菜分开的。她只要吃到混着菜汁的饭,便恶心呕吐。
为了让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我们想尽了一切办法,但她对幼儿园饭菜的恐惧远胜于被小朋友欺负,尽管幼儿园的老师答应单独照顾她的饮食,但孩子再也不肯去幼儿园了,只要提起去幼儿园,就大哭不止。可她不去幼儿园,我们无法上班,只好每天逼着她去,她就天天哭得撕心裂肺,让人心疼。
女儿去幼儿园的那个学期,三天两头感冒发烧,把我们折腾得够呛。第二学期,我们决定边工作边带娃。好在我和老公的单位只隔一条街,我们约好了谁没有课谁带孩子,如果大家都有课,就叫邻居帮带一下。非常感谢当年的领导,没有因为我们边工作边带娃而有任何的微辞,这也许与我们的工作成绩相当不错有关吧。
为了消除孩子怕吃混在一起的饭菜,我们父母带头把菜放在米饭上面,还把菜汁倒进饭里,每餐吃得津津有味的样子。父母慢慢地引导,孩子慢慢地尝试,后来,孩子终于可以把一碗放有菜汁的饭吃完,不再恶心呕吐了。如今,孩子已经长大成人,步入社会,她去到哪里,都不会因为饮食不惯而影响她的吃饭问题了。
如今,有不少家庭的孩子,在家里被爷爷奶奶惯着,让爸爸妈妈宠着,在学校里有老师哄着、夸着,什么挫折也没有经历过,就如温室里长大的小树,一旦来到阳光雨露之下,就经受不住风吹雨打的考验了。
就像这个哭着不肯走进教室的高一男生,他能考进市的重点高中的重点班,说明他在初中的时候,成绩一定是全年级的顶尖高手,毕竟高一重点班的人数,全市不到一百人。他每天听到的也许是各种各样的赞美之声。这种在赞美声中长大的孩子,在高手如林的班级,一旦成绩低于自己的预期,就承受不住来自各方的压力,直至心理崩溃了。
在这个科技与经济都发展迅猛的时代,学习、工作和生活,哪样没有压力呢?一个人,从小没有受过一点挫折的磨炼,他又怎能适应这个社会的发展呢?
长在温室里的树苗,园丁们要及时把它们暴露在阳光下,让它们在阳光与风雨中成长,使之长成参天大树。同样,孩子也要从小接受挫折教育,提高孩子的受挫能力,让孩子的内心变得更强大。
(1574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