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这篇总结的时候,是2020年2月10日,人生第一次对自己有大的总结,结缘巧合来到李洋自律训练营,
我想可能是因为又一次在寻找。。。但这一次寻找不等于迷茫
三年前的年初,因为迷茫,通过喜马拉雅搜索人生二字,打开了与张萌萌姐的连接,那个时候的我刚好离开之前供职的单位一年,人生由欢喜进入迷茫,那是一家我工作6年的单位,记得我第一年出来工作的时候,公司就告诉我们剩者为王,剩是剩下的剩,我暗暗告诉自己一定要坚持,所以第一年我特别努力,很快就得到了晋升。在接下来的5年里,由于自己要管理团队,大方向的事情自己要做,所以习惯性的去开口,去沟通,团队业绩一路领先。而我变成了那个嘴巴和脑袋对外的人,重来不知道向内来思考自己的人生。现在思考是自己读书读太少了,除了学校规定的课程之外,从小基本从来没看过课外书。
也许年龄在增长,而大脑在某个时间却停止了发育。
家庭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从小一直到5岁一直生活在外婆外公身边,由于和我的父母距离较远,因此5年中基本没有见过父母,当然见过也不会有印象。而我来到父母身边,却从此几年都见不到自己的外婆外公,再加上从小父母争执,吵架,一个特别闹腾的家庭,让我从小就没有归属感、不自信、感觉多余的种子在心里慢慢发芽。随着年龄的增长,种子也已在心里完成它的过程。完成了正常教育外,重来没有看过什么课外书的我,那个时候我的世界只有那个村庄,以及上学的学校,除此之外没有其他。从小我们只知道我们要读高中,上大学。但是不知道去上什么大学,未来去做什么。因为我们的世界很小,父母的世界也很小,因为他们受的教育更少。跌跌撞撞到17岁,迎来了我的弟弟,原本并不宽裕的家庭,变得更加的拮据。那个时候我正好上高中,那时江苏苏南这里基本都是独生子。我在学校的时候觉得特别的自卑,因为基本没买过什么衣服,青春期的时候特别要面子,有一次偷偷和我妈说要买衣服,却被父亲骂了一顿。从小只知道没有钱就要受穷,过苦日子。人穷志短,一点也没有错,人穷但是感受到父母的宠爱,我想人的本能会去承担而不是逃离了。在承担的角色中,也许还能冲往智慧的阶梯。
前面说了内心的对家庭的逃离的种子,从来没有停止过生长。做月子的期间,和我妈进行了一次大大的争吵。其实我妈也特别不容易,很辛苦,只不过那个时候特别需要母亲,不想她回去。其实呢也是在撒娇,只不过用错了方式而已,以至于月子里哭了四次,完全郁结,是的,我自己得了产后抑郁症。在为期两年的当中都没有走出来,在第一年的时候,我辞去了原本做了六年的工作。当时美其名曰创业,其实自己出来什么都不懂,原本感觉自己在那个领域懂很多了。其实出来后,发现真实的情况,完全不是我想象的那样。所以一腔热情,被现实透心凉。那时候在大企业稳稳当当,出来之后像个傻子到处找工作,想想自己都不知道脑袋何时进了水。憧憬很远,内心很小
那时候在喜马拉雅搜索到萌姐的课程,跟着学习跟着实践,基本上有一年时间,后来我退出了所有群。那时候的我跟个小马达一样,天天学习,健身,学英语,学理财,每天很充实。但是后来感觉精力跟不上了,因为我没有摸索到自己要什么。要的太多,往往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所以我退出了所有的群,放空了自己。内心只有一个目标,我要挣钱。我每天盯着自己的客户资源去转化更多的产品架构,因为在社会上,我是小白,没有所谓的圈层关系,只能靠着自己的体力去创造财富。精力在哪?时间就在哪?我确实成就了一个比以前要更好的自己,我指的是赚钱这件事情上。但是也只是完成了自己最初设定的一个目标而已。
萌姐的课,在我身上并没有褪去营养价值,最起码她给我输入了目标这个关键词,在学的理财课中,学到了复利的价值。
现在我在我的本子上写下了今年以及以后的目标,在现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对于我们这样的中年人,读书才是王道。比如我从来存不住钱,我就得学习理财。趋势的课程也要去学习,去精进。记得我前段时间看了87岁吴胜明妈妈的书的时候,非常震撼,这么一位年龄大的老奶奶还在不放弃自己,我们又有什么理由放弃呢?我的人生又应该如何有规划的过完一生呢?时隔两年的现在我又想到了萌姐,因为只有她的课程充满实践性。经过三年的实践,早上6:00起床已不存在问题了,重新来听萌姐的课程,更细致的思考自己的未来。
一个有思想的母亲才会是孩子更好的教练,在她的人生中可以教会她一些智慧。比如:坚持,目标,静心,及早开悟,让智慧在实践中摸索、验证。做一个精致的女性。
以往心里的垃圾,坏种子太多,成年后我慢慢成长,有能力一颗颗拔去那些长歪的树,去播散新的有生命的种子,一天天,一年年,去重新浇灌内心的那片土壤。应该去想象那个想成为的自己,向她靠近,去播种成为她的种子。读书,思考,总结,规划,踏踏实实一步步走路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