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近几年,自行车,这个有着100多年历史的传统交通工具,眼看着要逐渐淡出大众舞台的时候,又来个华丽转身,重新回到人们的生活中。
公共自行车,尤其是如今大热的共享单车,在传统自行车的基础上,辅之以可定位的芯片等科技手段,轻松解决短途出行问题,加上低碳环保省钱,所以一出现便深受大家喜爱。
每种共享单车都有自己的颜色:小黄、小蓝、小绿、小橙、小白……这些色彩在城市各处闪动,是这个春天里又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也有人为共享单车的未来担忧,但不管它将来的前途如何,至少目前的存在看起来是合理的,作为一名从中受益的百姓,我且用且珍惜吧。
2、
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老百姓中间开始流行“三转一响”的说法,自行车正是其中的“一转”。
据说“三转一响”是当时小康生活的标配,也是许多适龄女青年的择偶条件之一,如同现在的房子、车子。
农村的生活水平相比城市,要落后一些,所以自行车的出现也会晚一点。到了70年代,据说村里的自行车还比较少见。
那一年,已出嫁的大姑家买了一辆永久牌自行车,更难得的是,她要把这辆自行车送给娘家人使用。当时只有十几岁的我的老爸,从徐州坐火车到安徽姑姑家,将他梦寐以求的自行车一路从安徽五河县某村骑到了徐州睢宁县望山村,这运动量,堪比一场山地自行车马拉松比赛了吧?更有趣的是,我爸到了家,还给姑姑写了封信报平安,说自己到家了。算一算:从姑姑送走老爸,至收到平安信,怎么着也要有个十天八天的呢。
写到这,不由想起木心的那首《从前慢》: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很慢,但很美。
3、
从我自己模糊记事起,妈妈带着我和弟弟出门的场景就是这样的:一辆前面带横梁的大架自行车上,前后各绑着一个儿童座椅,弟弟坐前面,我坐后面。就这样载着我们去集市上赶集,或去外婆家、大姨家、舅舅家走亲戚,直到我们大了,可以直接坐在后座上或横梁上,甚至可以自己骑车……
现在想来,妈妈真是有劲儿,换做我,载一个孩子都会很吃力吧。
那时,我还常常想:什么时候我也能长得像村里的姐姐们那样大,可以自己骑着自行车去赶集,或者离开父母,让自行车载我到更远的地方去?
4、
转眼间,上了初中,我也有了一辆自己专属的女士自行车,当时觉得很漂亮。
不过因为路远,我中午在学校吃饭,晚上也只能寄宿在亲戚家,不能见到父母。
那段时间,我第一次意识到:原来长大,原来离开父母,是这样的滋味……早知这样,宁愿永远当个小孩子了!有天晚上我又在想:现在一周才能回家一次,以后读高中可能要一个月回家一次,大学半年回家一次,工作嫁人了是不是一年或更长时间才能回家?……当时心里特别无助,感觉自己比卖火柴的小女孩还要可怜。
时隔20年,再次想来,哑然失笑。
一边笑着,却又是另一番感慨:嫁了人的女生,回到娘家像客人,坐在婆家像外人,只有眼前这座城市的这个两室一厅,才是自己的家。
5、
我上初二的时候,弟弟也离开村子,到镇上读初一。
每个周五的下午,我和弟弟一起骑着自行车离开学校,沿着邳睢公路一路骑行,再经过一片田地后,就到家了。回到家第一句是叫“妈妈”,或者冲爸爸说一句:“我妈呢?”……哈哈。
每个周日的下午,我和弟弟带上妈妈做的煎饼或小菜,骑着自行车再返回学校上晚自习。一般是弟弟骑车走在前面,我跟在后面。有一次正骑车经过一段麦田地的时候,弟弟突然回头冲我说了一句:“姐,你们班有没有男生欺负你?告诉我,我揍他!”我当时愣了一下,无不担忧地说:“你可千万别惹事生非,好好学习吧!”……
时过境迁,我和弟弟各自成家,有了自己的孩子,然而他在麦田地边对我说的那句话,却依然历历在心。
30年来,如此直白的表达要“保护我”的男人,唯有我的弟弟。
当然,他现在要保护的,已然不再是我啦。
6、
关于自行车,想到的还真是不少。
记得,我和大毛骑着自行车回家,被钱老师追上来送伞,说天要下雨了……你们遇到过这么好的老师吗?……
记得,我和班上十个女生,在晚自习的时候骑着自行车,溜到别的中学学跳舞,为了在元旦晚会上有个出彩的节目……
记得,我们七八个同学,骑着自行车跑到韩老师的老家,给他送去“微薄”的结婚礼物,却被他留下来吃了一顿丰盛的午饭……
……
7、
自行车,是个交通工具。
自行车,又不仅仅是个交通工具。
有一种情节,叫:自行车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