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地鳖虫探秘
地鳖虫,性味咸寒,蕴含微毒,专归肝经所辖。此品独具破血化瘀、消解癥瘕、接续筋骨与疗愈创伤之奇效。广泛应用于血行不畅导致的闭经、癥瘕积聚及跌打所致的筋骨损伤等病症。其用法简便,可水煎服用,剂量约为5至10克;亦可制成丸、散剂,每次服用1至2克,但需特别留意,孕妇应严禁使用。
02 活血通络良方——化瘀通络汤
化瘀通络汤,源自《中医临床大家谢海洲》之独创,集多味药材之精华于一体。
组成:地鳖虫5克,苏枋木15克,刘寄奴草10克,鬼羽箭10克,泽兰草10克,血藤鸡30克,川穹5克,豨签草15克,赤芍片5克,石菖蒲5克。
用法:以水煎煮后服用。
功效:旨在活血化瘀,畅通经络,开启心智之门。
主治:针对头部外伤后引发的颅脑损伤初期后遗症,如头痛或偏头痛,痛处固定如针刺,伴头晕、记忆力衰退、手足麻木、语言障碍等症状,舌象表现为紫黯或有瘀斑,脉象弦细或沉涩。
方解:此方专为颅脑损伤后瘀血阻滞而设,通过化瘀通络达到治疗效果,故得此名。其中,地鳖虫以其咸寒之性深入血分,既破血逐瘀又擅长续筋接骨,为伤科不可或缺之良药;苏枋木同样咸入血分,行走于内外,长于行血祛瘀、消肿止痛,重用则增强破血之力。两药相辅相成,共为君药,强化祛瘀疗伤、消肿止痛之效。
刘寄奴草,擅破血通经、散瘀止痛,被誉为“破血之佳品”;鬼羽箭专攻祛瘀通经疗伤;泽兰草长于化瘀利水,以消除颅内血肿;赤芍片则专入肝经,以凉血散瘀止痛见长。川穹善活血行气、祛风止痛,被誉为血中之气药;血藤鸡则以行血不伤血、补血不滞血为特点。此六药合力,辅助君药,既增强祛瘀疗伤之力,又兼具化瘀行水、行血不伤血之妙。
石菖蒲擅长化痰开窍、醒脑提神,并能和中开胃,与化瘀药物同用,攻邪而不伤胃,体现痰瘀同治之理念。豨签草性善走窜,上行之力强,为祛风除湿、活血通络之要药,此处更取其升举清阳、直达病所之功,实为佐使之妙。
诸药协同,共奏活血化瘀、通络开窍之效,旨在清除瘀血、畅通经络,恢复元神之本。
03 医案深度剖析
案例回顾:孙某,男性,25岁,工人。1981年3月31日初诊。患者于3月24日不慎从5米高处坠落,当即陷入昏迷,紧急送医救治。西医诊断为颅骨骨折、硬脑膜外血肿伴脑疝,随即行手术治疗。术后6天,患者神志逐渐恢复,但遗留头晕、头部刺痛、视物模糊(左眼偏盲,视力仅0.1)、小便频繁、大便失禁、食欲不振、多梦等症状,舌象黯红,舌下静脉曲张,脉象沉细涩。
辨证施治:依据患者症状及舌脉表现,辨证为瘀血阻脑、髓虚精亏、肾气不固。治疗原则为活血化瘀、填精补肾、平肝明目。
处方:地鳖虫6克,苏枋木15克,川穹6克,生熟地黄各9克,赤白芍各9克,桑椹子30克,黑芝麻30克,胡桃肉30克,豨签草30克,夏枯草12克,白蒺藜10克,泽兰草15克。水煎服,连续服用14剂,若疗效显著,可继续服用。
复诊:5月8日二诊,患者连服上方60余剂后,头晕显著减轻,睡眠质量改善,大便恢复正常,尿频症状好转。唯手术部位疼痛加剧,舌象依旧黯红,舌下静脉曲张,脉象沉细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