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完整经历了一个项目,才知道军工产品的研制远不只研发和测试,外场试验、批量生产和部队应用才是真正的考验。
外场试验
完成了产品最初的研发和测试工作,迎接我们的就是外场试验。外场试验的第一步,就是设备联调。就像军营里意义,我们作为一个初入军工领域的菜鸟,免不了要受“老兵”的欺负。设备联调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顺利,对接口理解的不一致导致功能联试就一直停留在开始阶段,加之对方的不配合以及耿(cu)直(lu)的态度,前方参与联调的同事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作为后方支持团队的一员,我也参与协助复现、定位和分析问题的过程之中,不过对于当时只了解自己负责模块的我而言,也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也就是友情捧了个人场。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问题还是顺利解决了,在外场受尽了委屈的同事,回来也是大吐(fa)苦(lao)水(sao),第一次有感觉实验室的产品离应用还有点距离。
设备联调之后,等待我们的就是正式的外场试验了。和前期的设备联调一样,外场试验又是一个暴露问题的环节,外场出现的问题很多都是在实验室环境下未曾出现过的,而且由于测试手段的缺乏和老兵的照顾,外场问题的定位难度远远超过实验室环境。不过,我们的团队并没有放弃,尽可能的搜集数据和信息,一点一点的摸索和排查,每一个新的线索都能够让团队异常的兴奋,每一个问题的解决都能让团队觉得无比的欣慰。不过在这个过程之中,也有不和谐的声音,由于有一个模块总是出现异常,导致试验结果不尽如人意,团队内部对于负责这个模块的小团队都颇有微词。直到有一天,我被拉去参与了这个模块问题的分析和讨论,最后我们发现这个问题的产生源于最初的需求,而这个需求在产品的实际使用过程之中,根本没有可能被满足;放弃了这个需求之后,产品在外场试验之中的表现开始变得稳定,但我们对这个小团队的评价也就停留在了一个比较低的位置上(直到多年后,我负责带领这个团队时,也才理解到了他们的难处,并努力影响带来了改变)。
在设备联调的过程之中,最让人感到温暖的应该算是一个后来被我们称为“守岁”的活动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在每当有外场试验的时候,在家留守的支持人员,都会集中到项目专用的实验室里,或闲聊或讨论问题,但心已经都飞向外场,等待着外场传来试验的结果。试验结果总是比预期的晚来一会儿,如果今天比较顺利,少不了嬉笑打闹;如果问题较多,大家也都自觉的忙碌起来,分析和讨论问题,白天黑夜也都是一瞬之间。随着产品越来越稳定,大家也都会被抽调去参与别的项目,但是每到外场试验的日子,大家都会再回到这个实验室,一起守着,期待着……(这才是团队,不是吗?)
如果说外场试验是产品功能的大检验,那么批量生产就是对产品工艺设计的大检验。在项目开始了一年多之后,随着外场试验的越发稳定,我们获得了小批量交付的订单。原以为已经万事大吉,却又是一轮煎熬的开始……
写在最后
经历过了这一段时间的外场试验,让我们对于产品的功能需求有了更多的认识,除了要考虑产品的实际使用方式之外,还需要考虑问题定位、隔离和分析的手段。在外场出问题是大概率事件,因为外场环境在实验室里完全无法模拟,所以出场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第50篇(50/1000),2018年5月1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