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日记|每一次的雄心壮志,都葬送在平凡的日常里

封面

人生第一篇日记,完全不记得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了,也许,是在小学时,某一份老师布置的作业开始吧。

我曾经记得二姐说,你可以尝试写日记,有的人从小一直写,不间断地写,于是他们的作文,都写得很漂亮。

我的第一个写日记的目的,不是为了记录生活,是为了完成作业。

第二个目的,是为了日后写作文被老师表扬。

然而,我天生做事情没有恒心,而写日记却是一个最平常,却又最需要恒心的事情。

又不知什么时候,好像是高中吧,开始了写日记的第三个目的,倾诉。

那段时候,高压的备考生活,让我觉得生活在一片低空中,喘口气都得用力,却又要缓缓呼出,是那样的小心翼翼。

到了大学,我开始了我写日记第四个目的,记录生活。

我开始尝试记录自己的生活,不惧怕流水帐。

我是一个极度害羞的人,甚至开始把自己暗恋的对象写了进去。

看自己的日记,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有一次不小心翻到那些记录,那一刻的心情瘁不及防涌上心头。

而有一些,我甚至不知道自己曾经经历过那样的事情,有过那样的心情。

很奇怪,我写日记,总是断断续续,断断续续。

一本日记本写一段时间,还留下一大半,就此荒废。

等某一天,无意中看到,开始检讨,又重新开始。

我一直在练习书法,有一次,在网上听到林曦说,古代人写字为什么写得好,是因为他们日常都用毛笔写字。

于是我买了几本这种宣纸本子,试图用小楷去坚持写日记。以下是开头一篇。



2015年

二零一五年    三月十五日  星期日  阴雨  梅雨天气

日记又中断了好长一段时间了,说好的养成一段良好的习惯。从最简单的写日记开始,但好几次都是无疾而终。现在又开始了,今年的计划有:每天一篇千字文......

里面第一句就是检讨了。我也不知道我中断了多久。“每天写一篇千字文”的计划,很快就流产了。那个时候,我刚发现简书,而简书,应该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发展的吧。很快我忘记了简书,中间回来过,又忘记。这一次回来,发现简书已经发展壮大了。我错过了它的第一个成长期。

现在是群雄争霸的时候了,混简书的前辈,他们开始寻找新的突破。他们的拓荒,为我们积累了一些经验。在这里学习写作的人,有了一个稍微成熟的环境。希望我这次回简书,能够抓住它的第二次发力的阶段,伴随着它的成长而成长吧。

3月23日,星期一,晴

看曾国藩日记,学习他日记的写法,所以近来写日记都尽量简洁,不记流水帐,只记对自己在乎的事。曾国藩写日记的习惯让他受到了很多好处,比如自省与思考,我读他的日记,亦不求一下子读完,而是计划零星闲时随看三五则即可,有可感的,即仿之、记之。突然很享受这种不急不

3月23日,星期一,晴


躁、循序渐进地学习的感觉。《愉快的书法》学到第六课第七课了,终于,终于有字写了,“三”“用”“羊”,前面都是写线条,那个枯燥啊。

学习书法的课程因为周末出去,连停了三天,今晚终于恢复了,不断的学习让我整个人自信了一点,所以这个课程要走下去。昨晚在网上找了很多现代书法家崔寒柏

3月23日,星期一,晴

的书法作品,很喜欢他的大字楷书,它具有颜苏之丰美,笔画随意而沉实,我一边下载图片,一边观察,发现他的大楷用笔沉实而巧,结体上是上疏下密,上轻下重,左密右疏,看起来敦厚却因为有唐人写经的笔意而不显板,我试以这种规律去写,果然神似,给我的启示是学东西要善于观察和动脑,这

3月23日,星期一,晴

样才是真正的学到东西,如我看到他的字是那个样子,“去”“花”此两字,为什么那么一长撇伸那么高,“花”字那一竖又为什么变成了点,这都是因为上疏下密的结体特征所决定的。黄庭坚云:“古人学书不尽临摹,张古人书于壁间,观之入神则下笔时随人意。” 信矣,此善学者也。

看着自己写的日记,时文时白,十分好笑。

有很多日记,记录了不少让自己脸红的隐私,只好敝帚自珍了。

那些年我们一起写过的日记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 还记得当年的QQ空间吗? 」 1 小伍最近被朋友屏蔽了,他觉得很诧异,明明是关系还不错的朋友,最近也没有招惹到...
    g青青草原扛把子阅读 637评论 1 0
  • 今天晚上看了《釜山行》,其实是抱着看恐怖片的心情看的,以至于前面的人被感染的镜头我都是闭着眼的。 确实有很...
    寻c阅读 234评论 0 0
  • 上个周末,接到阿芸电话的时候,我正坐在沙发上洗脚。电话那头首先传来的是一阵聒噪的音响声,接着阿芸在电话那头大声喊,...
    冯小风阅读 4,646评论 32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