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一讲孙子的《九变篇》,主要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不同场合,对应的使用什么方法;比如忿速可侮,廉洁可辱,爱民可烦;虽然有些不厚道,非君子所为,但是在不得不面对敌人的时候,为了快速取得战争胜利,为了减少我方伤亡,不得已而为之;甚至擒贼先擒王,势必根据对方具体特征来做出调整,制定战术:
1.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交和而舍,莫难于军争 ;圮(pǐ)地无舍,衢(qú)地交合,绝地无留,围地则谋,死地则战;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
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用兵的原则,将军接受君主命令,召集军队,整装待发。
交和而舍:两军相对而驻扎。
莫难于军争:最难的要属于,如何争得制胜的先机;下围棋的时候,最前面几颗子怎么摆放,怎么谋局部篇,非常重要。
圮地:沼泽,雪山,沙漠等难以通行之处称为圮地;圮地无舍:难以通行之地不要驻扎。
衢地交合:在四通八达的道路集合;也就是可以攻击,可以逃跑,可以得到支援的地方,就是属于你的好山好水好地方。
绝地无留:难以生存之处,不要停留,赶紧通过;比方说前面是悬崖,后面是敌方主力大军;这种地方非常不利。
围地则谋:四周有险阻,容易被包围的,要精于谋划;路过的时候,至少看看有没有危险,想想怎么通过才安全?是绕过去呢,还是分批过。
影视片里面,往往看到大军通过一条狭长的通道,将军眉头一皱,两边都是高山峻岭,这个时候会特别提高警惕,因为这是伏兵的最佳之处;两边滚石头下来,或者一齐射箭,放火,那么就被玩死了。
曹操赤壁兵败,路过华容道,哈哈大笑:诸葛亮无谋,如果在这个地方,埋伏一支伏兵,我可就插翅难逃了。
死地则战:误入死地,则必须坚决作战;这个时候完全没有办法了,不能坐以待毙只有突围,也就是置之死地而后生。
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有的道路不要走,有些敌军不要攻,有些城池不要占,有些地域不要争。
君命有所不受:君主的有些命令也可以不接受。
2.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
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所以,智慧的将帅考虑问题,必然把利与害一起权衡;也就是孙子的另外一句名言:合于利则动,不合于利则止。
有好处的动一动,没好处的干脆就算了,损人不利己,何必呢;不要仅仅为了争一口气,去斤斤计较,去劳民伤财,去和鸟人鸟事消耗。
杂于利,而务可信也:在不利的条件下,看到有利之处,事情就能够顺利进行。
杂于害,而患可解也:在有利条件下,看到不利因素,祸患就可以排除。
3.是故,屈诸侯者以害,役诸侯者以业,趋诸侯者以利;故用兵之法,无恃(shì)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之;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是故,屈诸侯者以害:因此,要使敌国屈服,就要用他们最害怕,最忌讳的手段去威胁。
役诸侯者以业:要使诸侯疲于奔命,就要让他们做不得不做的事情,繁忙不止而陷入烦劳。
趋诸侯者以利:要使诸侯被动奔走,就要用利益引诱;很多人的工作,就是被金钱所驱动,被老板驱动;并不是喜欢的工作,却苦苦干了一辈子。
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之:所以用兵的原则是,不依靠敌人不会来的侥幸心理,而要依靠我方有充分准备,严阵以待。
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不抱敌人不会攻击的侥幸心理,而要依靠我方坚不可摧的防御,不可战胜的信心。
4.故将有五危,必死可杀,必生可虏(lǔ),忿(fèn)速可侮,廉洁可辱,爱民可烦
故将有五危:将领有五种致命弱点。
必死可杀:坚持死拼硬打,可能招来杀身之祸。
孔子: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喜欢空手打虎,徒步过河,自以为勇敢不怕死的人,我不喜欢;或者不和他一起共事,离得远远的,省得连累自己。
公元前480年,卫国发生内乱,死了许多人。
孔子知道了说:哎,子路这一次有难了。
果然,子路一个人奔回京城,结果被杀。
必生可虏:临阵畏缩,贪生怕死,就会被俘虏;对方打过来了,太看重自家性命了,还没打就认怂了,就投降了;也就是软柿子可捏。
忿速可侮:容易发火,性情急躁的将领,可以侮辱他,让其失去理智;一急一怒就出乱子了。
孙子:主不可怒而兴师,将不可愠(yùn)而致战。
当然也有难以侮辱的,诸葛亮两军对垒的时候,送给司马懿一套女人衣服,司马懿竟然穿在了身上,坚持不出战;活活拖垮了诸葛亮北伐大军。
廉洁可辱:过分廉洁,珍惜那个好人的名声,就去羞辱他。
有些人对人友善,完全是爱惜名声,爱惜自己的羽毛,内心也不一定真正喜欢做好事,无非是为了博得那个赞许;就依靠这一点,人身攻击一下,这个虚伪的家伙,然后巴拉巴拉一大堆;将军心就乱了,乱了就犯糊涂了,就开始瞎指挥了。
爱民可烦:爱护民众,受不了对方的扰民;一个战士受伤了就心疼得不得了,当成大事情来看待,那就完蛋了;你爱民,就不应该做将军么,打仗本身就是要流血牺牲的,你来这里干什么。
孙子在这里提出应该有通盘全面的考虑;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都应该让思维圆满起来;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