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建史07 古罗马建筑
罗马相比希腊,罗马应用希腊的古典体系,并将其扩展到更广泛的程度,并结合罗马的丰富的物质生活、世俗文化,发展出属于自己的古典体系;补充了希腊在结构技术上的不足。希腊代表人类对理想和完美的追求,罗马代表人类努力征服自然和执着创造物质文明方面;两个文明在精神、物质方面相互补充和综合,达到一定平衡,构成整个西方文化基石;一个偏向精神层面,一个偏向物质层面。
一、概述(Background)
1 地理范围
古罗马是一个区域概念,帝国时代横跨欧亚非三洲,世界奴隶制时代的文明颠峰。
2 历史时期
2.1 伊特鲁里亚文化时期(c.8th c B.C. ~ 509 B.C. )
意大利早期本土文化。建筑遗迹包括庙宇、陵墓和工程设施,并反映当时的石作和拱券技术。
2.1 共和时期(509 B.C. ~ 30B.C.)
建筑活动空前高涨,类型多样,除重点建设道路、桥梁、输水道等基础设施外,还创造许多新型公共建筑型制,如公共浴场、巴西利卡、斗兽场等。该阶段大力吸收并发扬希腊建筑文化,继承并扩充了古典柱式系统。
2.2 帝国时期( 30B.C. ~ 476A.D. )
西方奴隶制发展的顶峰阶段。独立发展自己的建筑体系,建筑规模巨大,空间复杂,技术成熟,艺术成就高,出现炫耀帝王权力的众多纪念性建筑形制,如凯旋门、纪功柱、帝王广场等。
3 自然地理状况
意大利半岛多丘陵地貌,海岸线平直,岛屿不多,相对易于形成统一的国家。
气候温和宜人,适合户外生活
地质成分与希腊不同,建筑材料除大理石、陶土外,尚有质量上乘的其它石料、砖料、砂子、卵石等,尤其盛产火山灰,由此所发展的天然混凝土技术成为古罗马建筑成就的基础和主要特征。
4 国家形态
奴隶制帝国
一国多制:对征服地区保持相对秩序,尊重宗教、语言、文字,
5 宗教
理性精神,希腊的多神论
高度宽容的态度,征服地区的神也会成为罗马万神中的神
二、建筑物(Architectural Type)
1 神庙
1.1 特点
- 注重正立面,前后廊列式
- 朝向不受限制
- 深门廊
- 体形高大(主要是高,台基加高,科林斯柱式,希腊山花是宽度的1/8,罗马为1/4 ~ 1/6
- 多种形状
实例:法国尼姆卡瑞神庙
1.2 万神庙
2 巴西利卡 (Basilica)
古罗马用作法庭、议事和商业贸易的综合性厅堂建筑。
平面一般为矩形,端部设龛,厅内有两排或四排列柱,长边入口,建筑容量大,结构简单,这种型制对基督教教堂和伊斯兰礼拜寺的型制影响很大。
3 公共浴场(Bath)
古罗马最发达,功能和空间最为复杂的公共建筑类型。
构成:对称布局,双向轴线
- 中部结构 —— 包括主要沐浴空间:冷、热、温水浴大厅,更衣室,化妆间等
- 大型开敞空间
- 外圈辅助用房
特点:规模巨大,空间丰富,序列严谨,装饰豪华。反映高超的拱券技术
4 罗马剧场与竞技场(Theatre and Amphitheatre)
希腊露天剧场基础上发展而来
结构先进,看台由人工拱券技术架构
立面为重复的券柱式构图,反映柱式应用的创新
罗马的大斗兽场(Colosseum)为竞技场建筑的杰出代表
5 住宅
三种类型:别墅、府邸和公寓,反映多层次的社会生活
别墅:修建于乡间,结合丘陵地形发展了意大利台地园
明厅式府邸:继承希腊院落式住宅基本格局,并进一步发展为穿堂式带院落的进深布局,布局更严谨,空间层次更丰富,明厅(Atrium)作为核心
多层公寓:罗马城为解决人口激增导致的住房紧缺而采用的住宅形式,狭小、拥挤、居住条件差。
7 凯旋门(Triumphal Arch)和纪功柱(Pillar of Victory)
帝国时代的产物,是炫耀皇帝和武将战功或权力的纪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