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狼邦【演讲口才训练】演讲怎样巧妙抓住听众的心理?

任何一场成功演讲,关键在于听众对演讲的接受程度。因此,演讲者必须清楚知道在接受演讲过程中分析听众心理特征和听众构成成分重要作用。当多数人聚在一起形成一个群体时,人们的心理状态较之独处时会有一些明显的变化。那么,演讲者是怎样抓住听众的心理,以下是听众主要心理特征:

集体行为中的感染力量,“感染”指的是感情或行为从一群人中的一个参加者蔓延到另一个参加者。一个头脑冷静而理智的人,一旦进入某一规模的群体之中,常常会放弃平常抑制自身行为的社会准则,而与集体中的其他成员相互刺激并产生强烈的情绪和行为上的反应。演讲中,也往往出现少数人笑,众人皆笑;少数人鼓掌,众人皆鼓掌;少数人打哈欠,众人皆有睡意的现象。

善于演讲的人都会控制、调节听众的情绪,能把握演讲成败的关键时机。他们能适时煽动起听众的热情,把演讲推向高潮;也能及时发现听众的不耐烦情绪,以主动出击的方式控制消极情绪的蔓延。


不论是在会议室中做报告还是在礼堂中做演讲,通过自己的表达得到他人认可的目的是相同的。一次成功的演讲可以帮助创业者得到投资人的青睐,也可以帮助普通人有效传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影响更多的人。

但演讲是讲求技巧的,怎样才能呈现一场不错的演讲呢?斯坦福大学沟通力与领导力讲座教授彼得·迈尔斯的《高效演讲》总结了演讲中普遍适用的技巧和方法,揭示出演讲的真谛是与听众分享,帮助人们调节情绪,进行恰当表达,在演讲时紧抓观众注意力,成功说服每一位观众,达到演讲目的。

下面,我们从演讲技巧、演讲风格和状态三方面来理解这本书:

一、善用演讲技巧,让演讲打动人心。

1、讲故事。好的故事一定会令听众兴致盎然。

那讲故事的技巧是什么呢?故事开头要交代好“时间、地点、人物”,这样容易让听众随着你的讲述建立强烈的画面感;斗争是故事的主线,没有斗争,故事也就没有价值,斗争会让听众有更强烈的代入感;故事中的主人公总会在人生岔路口犹豫不决,主人公越是纠结,选择越是艰难,故事越是牵动人心;最后,尽量客观呈现故事原貌,让听众自己做出判断和体会。

2、让语言更加生动。

苍白的语言会使演讲没有任何的新意,为了让语言更加生动,你可以运用比喻和重复。比喻可以让你的想法更好地被记忆和理解,帮助听众呈现出画面感。重复则可以强化你演讲的重要内容,让听众印象深刻,容易记忆。

3、巧妙运用问答环节。

问答环节可以很好地建立你与听众之间的连接,通过一问一答这样的交互行动,听众可以更加了解你的目标。很多人害怕在问答环节会有人提出令人难堪的问题,其实,演讲这个场合就是倒逼你去直面这些问题,去解答这些问题,来推动任务进展。

自我中心的功利目的,某些演讲失败,并不完全是演讲者缺乏足够的准备,而是听众对与己无关的演讲缺乏兴趣。这在某些形式主义的讲话场合中十分常见。听众往往考虑那些与他们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情。例如,晋升职务、调整工资、分配工作等话题总是比计划生育、人口普查、道德教育等话题更引人关注。因此,演讲者应充分注意听众的兴趣和利益,不论何种类型的演讲,应从听众角度精心选择和设计时间的分配、疑难问题的解答、精神上的娱乐和放松等内容,使其能满足听众“自我中心”的需求。

抓住有限的注意力,实验报告显示,人类注意力的持续时间非常有限。以一个单位对象为标准,人类注意力持续时间大约只有3秒到24秒。人的大脑时刻准备接受新的刺激。演讲实践也表明,听众很难聚精会神倾听一个冗长的演讲。因此,演讲者应有意识地制造演讲内容的起伏跌宕,适时变换语调和节奏,以保证能够持续吸引听众的注意力。

了解听众的态度,听众对演讲的内容可能持反对的态度,也可能持支持的态度,针对这两种情况的演讲技巧是完全不同的。如果听众持反对的态度,演讲者就要从与听众态度相同的地方谈起,首先找到一个共同点。相反,如果听众的态度是支持的,那么你就直截了当地首先把他们支持的讲出来。

听众成分分析,一场具体的演讲,还必须事先了解听众的构成,以便有针对性地做好演讲材料、演讲技巧、演讲风格的准备。从参加演讲会的目的来看,听众主要可分为以下4种类型:、

1. 慕名而来

一般群众对各类名人都怀有一种敬仰、钦慕之心。

因此,当著名政治家、科学家、演讲家、体育明星、影视明星等发表演讲时,往往有大批听众慕名前往。此类听众大多是为了一睹名人风采,他们一般不太计较演讲水平的高低。同时,潜在的崇拜,往往使名人们的演讲在听众中激起异乎寻常的热烈反响。

2. 求知而来

为了获取新的知识和能力,听众会自觉选择那些能满足自己求知欲的演讲。

口才培训实战训练、学术讲座、技术辅导、等演讲能够吸引大批听众的原因正是因为这些演讲满足了听众的求知欲望。此类演讲要求内容充实,条理清晰,体验感强,实用实战。

3. 存疑而来

听众对自己渴望了解的演讲话题总是抱着极大的兴趣。

例如,演讲口才技巧、口才训练、产品介绍、项目解说等演讲,如果关系到听众的切身利益,听众会十分主动地参与到演讲交流过程中来。

4. 不得不来

工作报告、经验交流、各种庆典的会场上,有相当一部分听众是由于纪律约束或出于礼貌而不得不来的。

这类听众对演讲内容不甚关心,演讲过程中心不在焉,态度冷漠。要征服这类听众,演讲者必须具有高超的演讲技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