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父母之后我们都能体会到作为家长,不管你愿意与否,睡眠剥夺(sleep deprivation)和养育宝宝的喜悦都如影随形。无论你掌握了多少哄睡必杀技,无论你的宝宝是否早早的睡整夜,无论你的宝宝具有怎样的睡眠习惯,无论你秉持并执行哪种育儿理念,很多家长仍有这样的感觉:
宝宝出生那一刻起,你们全家就开始永远也睡不够。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这种因为宝宝睡眠问题导致全家精力的巨大消耗,归根结底,源于家长不科学的养育方式。宝宝需要充足的睡眠来支持生长发育,而家长也需要足够的睡眠来维持心智健康,充分享受养育过程的喜悦。因此,当宝宝和家长经历长期的、慢性的睡眠剥夺时,这个问题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所以,我们今天就来讨论一下:
为什么宝宝需要足够的睡眠?
学习能力(Learning)
睡眠对于婴幼儿的脑部发育以及记忆的整合有重要作用(Tarullo et al., 2011)。许多研究表明,宝宝在夜间获得更多的高效睡眠(指大部分的夜间时间是睡着状态的睡眠)会得到更高的认知评分(Cognitive Score, Scher et al., 2005)。
亚利桑那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对一些15个月大的宝宝进行了一项实验,他们对这些宝宝播放了15分钟的语音。4个小时后,那些在听过录音后睡了小觉的宝宝比没睡小觉的宝宝,可以更好的回忆起录音的内容。24小时之后,那些睡了小觉的宝宝仍然可以记起这些语音中的一些语法结构,而没有睡小觉的宝宝则完全对这些语音没有印象了(Hupbach et al., 2009)。
情绪状态(Mood)
那些在夜间睡的足够多的宝宝,会具有更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注意力也更加集中,表现的也更加“容易相处”(Spruyt et al., 2008)。
在一项对于睡的足够的宝宝和没睡够宝宝(比如没有睡小觉)的对比研究中发现,没睡够的宝宝更容易情绪崩溃,也更加粘人(Ross and Karraker, 1999)而在其他一系列的干预性研究中,家长也发现通过改善孩子的睡眠,可以明显感觉到孩子更加具有安全感,不那么易怒和烦躁了(Mindell et al., 2006)。
生长发育(Growth)
一些研究表明,睡得少的宝宝更容易在婴儿阶段积累多余脂肪,也更容易在婴幼儿阶段体重超标(Taveras et al., 2008)。注意,睡眠不足所导致的“比别的孩子胖”与传统观念的期望相吻合,反倒会给家长造成美好的错觉,从而忽视了体重超标可能是睡眠不足的表现。
当然,睡眠对于宝宝和妈妈来说同样重要,如果宝宝和妈妈睡眠剥夺,后果会非常严重。我们通常会听到这样的安慰,“再熬个一两年,宝宝就能睡好了”。但睡眠剥夺是一笔债,对宝宝和妈妈身心造成的伤害是不可逆的:就像一块钉着钉子的木板,你可以把钉子拔了,但你无法完全抹平钉子给木板所带来的缺陷。对待睡眠剥夺唯一正确的态度,就是正视它的普遍存在,并通过科学的方法来解决它!
稍后我们就来通过科学研究及真人实例来了解一下,为什么家长也需要足够的睡眠。
为什么家长也同样需要足够的睡眠?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我们都明白,宝宝不睡觉,妈妈再困也没法安睡。大量研究表明,那些宝宝有睡眠问题的妈妈罹患产后抑郁症的机率大大增高(Wake et al., 2006)。而随着宝宝睡眠的改善,很多妈妈的产后抑郁症状也会减轻(Hiscock et al., 2007)。
产后抑郁对于妈妈来说非常痛苦,对于宝宝亦如此。罹患产后抑郁的妈妈无法很好地回应宝宝的需求。研究表明,这些妈妈的宝宝也经常会显现出一些行为上的问题,包括喂养问题,睡眠问题,脾气差和粘人(Murray et al., 1997)。同时,这些宝宝身体内部会产生更多的压力激素-皮质醇(Essex et al., 2002),在他们成人之后也有更大的风险罹患抑郁症(Murray et al., 2011)。
睡眠不足不仅使妈妈更容易得产后抑郁,还会影响妈妈的日常判断,从而带来生活中的一系列负面效应,例如糟糕的工作状态,免疫力下降,更甚者如情感破裂,离婚等(Connor et al., 2002)。
总的来说,睡眠对于宝宝和妈妈来说同样重要,如果宝宝和妈妈睡眠剥夺,后果会非常严重。我们通常会听到这样的安慰,“再熬个一两年,宝宝就能睡好了”。
但睡眠剥夺是一笔债,对宝宝和妈妈身心造成的伤害是不可逆的:就像一块钉着钉子的木板,你可以把钉子拔了,但你无法完全抹平钉子给木板所带来的缺陷。我们需要非常正视这个普遍存在的睡眠缺乏的问题,对待睡眠剥夺唯一正确的态度,就是正视它的普遍存在,并通过科学的方法来解决它!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Dr. Mindell和她费城儿童医院的同事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一项跨文化背景下的婴幼儿睡眠的状况研究。她们向来自17个国家的29000名婴幼儿(0-3岁)的家长发放了问卷来调查这些宝宝的睡眠状况(Mindell et al., 2010)。
研究发现:
在白种人家庭(Caucasian Families)中,大部分的宝宝独立入睡,并且睡在自己的床上。
在亚洲家庭(Asian Families),大部分的宝宝由家长哄睡,并且与家长同房或者同床睡。
亚洲家庭的宝宝通常具有在夜间更晚入睡,比白种人家庭的宝宝每天平均少睡40分钟,夜醒也更为频繁。一半以上的亚洲家庭认为自己的宝宝具有睡眠问题(52%),而只有四分之一的白种人家庭认为自己的宝宝有睡眠问题(26%)。
王石云月老师说:现在熊丸子作息规律,十分稳定地每天晚上睡12个小时,但作为睡眠咨询师的我,也经历过那些难熬的时刻。半岁以前的熊丸子夜醒频繁,使我和他都没有得到充足的睡眠,我非常清楚的记得睡眠缺乏严重影响了我做母亲的心态:我会怀疑自己是否有耐心坚持下去,会产生熬不到头的焦虑,我一度怀疑自己得了产后抑郁。我不希望自己以这样的状态面对熊丸子,所以我才下定决心改善熊丸子的睡眠。现在看来,与其在睡眠问题上挣扎徘徊,真不如早一点意识到种种情绪、身体问题和睡眠剥夺的关系,早一点着手引导,早一点下决心改变。
诚然,养儿育女需要我们付出时间与精力,包括缩减休息时间。所有家长都期待,自己牺牲休息时间的结果是“宝宝可以睡好觉”。但往往事与愿违,我们目睹无数个家庭因为宝宝睡眠问题,全家筋疲力尽,每天度夜如年。
我们将这种由于宝宝睡眠问题所导致的宝宝和父母,甚至包括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长期的非偶然性的睡眠缺乏,称为睡眠剥夺(sleep deprivation)。“剥夺”意味着被动,意味着不情愿,意味着无奈。宝宝需要充足的睡眠来支持生长发育,而家长也需要足够的睡眠来维持心智健康,充分享受养育过程的喜悦。
因此,不论是宝宝还是家长,都一定要保证足够的睡眠,这样才能让宝宝健康快乐的成长!!!!
本文为原创文章,任何商业机构、媒体(含自媒体)、网络等平台在转发时请联系我们,没有取得授权而刊登的任何媒体,我们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