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悖论?从一面看是对的,然而从另外一面看却又是错的,分辨对错是需要思辨。
什么是金融有效市场?打个比方,假设你开车行驶,没曾想路非常堵,这时候突然想起有另外一条可以通行的小路,请问你会不会变道?结果只有两种,另外一条路或堵,或通畅。如果另外一条路是堵的话,说明市场有效,因为你知道的别人也都知道,于是都变道过来了,所有信息全部反映在市场里,没有一条不堵的路在那里等着你去走,市场没有免费的午餐,没有钱等着你白白去挣。但要是不堵的话,说明市场是无效的,恭喜,你挣到了一笔容易挣的钱。
有效市场悖论是传统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的分界线。有效市场,强调理性是市场主心骨。无效市场,讲的是投资者往往非理性。争论的焦点在于已知公开的信息在多大程度和多长周期上能预测未来市场价格走势。
把理论假设推到极致,如果所有人都认为市场有效,信息已经反映在市场中,那就意味着没有人会采取行动(没人会变道),那市场就是无效的。反之,如果所有人都认为市场是无效的,那么都会采取行动(全部变道),人们愿意分析规律,市场反而变得有效。所以任何股市不会绝对有效,但会存在一定规律。规律,就是利用有效和无效之间那个窗口制造红利,例如突发黑天鹅引发大众恐慌情绪短期非理性下跌,跌到价值区间进场,因为长期来看,市场是有效的,价格终会回归价值。
有效市场悖论已经争吵了几十年,最终理性学派和行为学派谁能说服谁,对普通大众来讲,根本不重要,我想更重要的是充分理解市场的“复杂度”。美国有位物理学家转行成了金融大师,他说:在物理学中,你是和上帝玩游戏;而在金融,你是和上帝的造物玩游戏。在物理模型中,如果能够计算出行星和粒子轨道,那一定是对的,在金融模型中,因为有人在参与,结果就很难说了,其中,有太多不确定性。
伟大的牛顿公爵想必深有体会,在市场炒作中赔得倾家荡产后说了一句发自肺腑的话:我能计算出天体运行的轨道,却计算不出人类的疯狂。
羡艳别人文采,又自知浅薄。写,可获得真实反馈,更可注入心理能量,这才是持续坚持的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