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养成教育总课题组的一项调查显示:当前不爱学、不会学而烦恼的孩子比例,初中达到58.6%,高中达到72.4%,严重影响了教育质量。作为一名教育管理工作者,面对如此多的对学习失去兴趣的孩子,不能不警醒、反思:我们到底应该办什么样的教育?
教育的原点是育人,育人的原点是育德。每个学生都是鲜活的个体,都有着色彩斑斓的生命,教育者如何以教育良知去精心呵护这些可贵的生命,让其自由、健康地成长。《教育规划纲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明确指出: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教育的任务就是要发掘、激励每个学生的潜能,帮助每个学生健康地、全面地发展。只重视成绩、分数、学历是不够的,做每件事都离不开人的品德、情感、意志、真诚、友善、合作、践行等品格修养。然而,在升学和生源竞争的压力下,不少学校的管理者违背管理伦理,偏离教育正道,只注重眼前的效益和质量,带着浮躁的心态和浓厚的功利思想来管理学校,使得学校变得越来越像标准化生产的“工厂”:灌输式的教学,封闭式的管理,起早贪黑的生活,简单重复的枯燥训练,等等。这样的做法的确在短期内产生了一定的效果,使学生的学业成绩在短期内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他们没有意识到,这也在无形之中产生了极其严重的负面影响,它使得原本充满智慧与快乐的学习过程变成了沉重的负担,使校园成为许多学生备感压力和失落的地方,而不是成长的摇篮、精神的家园。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的确,教育应像农业一样,需要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需要很长的一段周期,每一粒种子都是有生命的,都需要精耕细作、精心呵护,按照个体的不同进行不同的培育,而不能像工业一样批量生产,迅速出炉。农业上不能搞拔苗助长,教育工作也同样不能急功近利,不能只盯着结果,要盯住过程,要遵循教育的规律和人才成长的规律。教育的活力之源,来自于教育过程中对人的尊重和关爱,来自于通过创造性的教育活动,激发孩子们对世界的好奇和探索。教育的对象是一个个鲜活的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主张、爱好和知识结构,我们不应该把其看成有待加工的产品,更不应该把其看成考试机器,我们的教育只有在学生乐于接受、主动求知的情况下才能更加有效。因此,我们在教育中要更多地考虑“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教育”,而不是“我们能提供什么样的教育”。我想,这些归结到一点就是要让我们的教育更多地充满人文关怀。
在教学中,我们要更多地考虑学生的需要,引导、启发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由教师来灌输知识。学生应该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当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辅助者,要彻底改变“满堂灌”、“一讲到底”的教学方式,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考空间和自主合作探究的时间,使课堂教学在提高教学质量中发挥最大效益。
在管理中,我们要更多地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多一些引导、启发,少一些强制、训斥,要给予学生更多的信任与自主管理、自由发展的空间。比如某一初中因为发型的管理导致孩子自杀的事情,就很值得我们一些教育管理者反思:我们在制定、执行一些管理制度的时候是不是做到了“目中有人”?有没有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事实上,有些管理制度我们完全可以与学生商量着来制订,让学生在参与管理制度制订的过程中充分讨论、辩论,明白其中的是非曲直、利害关系,在这个基础上再去执行制度,效果就要好得多。
在教育中,我们还要眼界高远,放眼未来。首先,我们要为学生的未来着想,不仅把学生送进大学,更重要的还要为他的人生奠定良好的基础,要让3年的高中教育留给学生更多的能够终身受益的东西;其次,我们要为民族的未来乃至人类的未来着想,二三十年后的中国会具有怎样的综合国力、怎样的国际竞争力?二三十年后的世界是否比现在更加和平、更加富足、更加美好?答案就在我们校园中的这些学生身上。
教育是一个历程,不是短跑,不能用百米冲刺规范教育。尊重规律、求是求真者,得到人才;违背规律、急功近利者,失去人才。只有遵循学生身体心理的发展规律,遵循教育规律、人才成长规律,遵循人的品德、智力、情操是一个不可分离整体的原则,让教育更多地充满人文关怀,—个星汉灿烂、人才辈出的局面才会向我们迎面走来。
欢迎下载孩子习惯养成利器——好习惯储蓄银行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