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最重要的政治人物,当属慈禧太后莫属!她一生发动三次宫廷政变,全部成功,始终处在权力巅峰!她一生支持了两次改革,面对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审时度势,做出正确的决策,不愧为识时务者。她面临的政局,内忧外患频繁激烈,总体上她都处理得游刃有余!可算是一位女中豪杰!
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氏,生于1835年,原是咸丰帝的妃嫔,1856年生儿子载淳(即同治皇帝),晋封懿妃。1857年22岁,晋封懿贵妃。
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咸丰帝携大臣妃嫔逃往热河,只留恭亲王奕訢留守北京,作为与侵略者的全权谈判代表。
1861年8月咸丰帝在热河驾崩。临终前传位6岁儿子载淳,命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等八大臣赞襄政务。同时又给皇后和皇太子两枚代表皇权的印章(由母亲懿贵妃代管),希望他们相互牵制。
一、发动辛酉政变
1861年咸丰帝驾崩时,慈禧只有26岁。虽然自己儿子立为皇帝,但儿子只有六岁,主少国疑。实实在在的孤儿寡母状态,没有党羽,政治经验也不足。正常来说,只有任人摆布受欺负的份。慈禧如何摆脱这种局面呢?
首先,想到要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她不以妇道人家自怨自怜,积极想办法,以我为主把握主动,表明她有主见,是一个勇敢的人!其次她想到了办法。她分析朝中各种政治力量,决定联合恭亲王发动政变。恭亲王不是一般人,当年天资聪颖,颇有才气,曾是道光帝心仪的继承人。虽然时运不济,让哥哥当了皇帝,但他也是一个重要的政治人物。咸丰皇帝避难热河,恭亲王留在北京全权办洋务,其实是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咸丰皇帝驾崩,遗命的辅政大臣,却没有恭亲王,恭亲王心怀不满是一定的。恭亲王的能力、势力、以及由于不满而共同夺权的忠诚,因此成为理想的联盟对象。慈禧分析的精准,表明她很有智慧。
他们经过缜密的计划,利用咸丰帝的梓宫回京的机会,发动政变,设计逮捕了八大臣,判处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自裁、肃顺斩立决,其他人革职。奕訢被封为议政王。这个过程千头万绪,事情高度机密。任何一个细节的疏忽,都会功败垂成!她指派的人,能够忠于她,显示出恩威并施的手腕;顾命大臣或杀或革,显示其雷霆手段,杀伐决断的王气!是为辛酉政变,从此开启两宫垂帘听政、亲王辅政的体制。
二、支持洋务运动
从1861年到1884年,是慈禧与恭亲王合作的蜜月期。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外国列强与清王朝签订不平等条约,获得战争赔款,以及在华的各种特权,纷纷撤兵回国。列强与清政府的关系,从军事侵略转为贸易和经济掠夺。国家暂时处于和平发展时期,这是一个难得的战略机遇期。日本开始明治维新。慈禧和恭亲王也抓住时机富国强兵。他们整饬吏治,重用名臣,依靠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等名臣,大办洋务,发展军用、民用工业,训练海军和陆军,建立起了初步的近代化工业体系,也建立了一支比较强大的海军舰队,应当说成效显著。历史上称为洋务运动。期间,对外和平相处,对内先后镇压了太平天国、捻军、苗民起义,解除了内患,出现了“同治中兴”的局面。洋务运动是千年大变局的应对举措,都是全新的事务,所有重大事情的决策,实际上最终都是慈禧太后。据说左宗棠1866年先上奏折请办船政,遭委婉拒绝。由于封疆大吏非奉诏不得入京,再想出“请训”之策,取得进京面圣陈述厉害的机会。进京后,面陈船政利弊,但慈禧太后以廷议相推脱。左宗棠廷议上舌战群儒,但仍然解决不了问题,因为此事最终还得慈禧太后点头。最后,左宗棠只好跪谏慈禧,直到晕倒,慈禧才同意办船政。这一件事,可见说起来轻松的洋务运动,当时也是困难丛丛、阻力重重的。
三、发动甲申易枢
这个过程中,恭亲王集军、政、外交、皇家事务大权于一身,与一心想大权独揽的慈禧之间,势必产生矛盾。1865年,翰林院官员蔡寿祺奏了恭亲王一本,诉他贪污、揽权、骄纵、徇私四大罪状。慈禧当时30岁,抓住它大做文章,革去恭亲王一切职务。虽然有人为恭亲王说情,最终只削去议政王头衔,但这是慈禧集权的第一步,客观上也起到震慑恭亲王的作用。
到了1884年,中法马尾海战,福建水师损失殆尽。当时慈禧49岁,经过20多年的参政听政议政,此时已政权军权在握。遇到此败,一来需要给全国上下一个交代,换句话说,必须有人承担责任。二来她早就有处理恭亲王的想法,只是没有合适时机。马尾海战,福建海军损失殆尽,,成果付诸东流,后果严重。于是慈禧果断将以恭亲王奕訢为首的军机处大臣全班罢免,是为甲申易枢。从此,慈禧开始独裁统治。相比于20年前的罢黜恭亲王,这次无人反对,或者说无人敢反对了。
四、发动戊戌政变
慈禧的儿子同治皇帝1875年初就驾崩了,只有19岁。慈安、慈禧两宫太后立醇亲王儿子载湉为帝,是为光绪皇帝。光绪皇帝当时只有3岁,自然是两宫太后垂帘听政。等皇帝长大了再归政于皇帝。康熙帝当时也是孝庄太后听政,但康熙14岁就亲政了。转眼,光绪帝18岁了,于法于理于情都该亲政。于是1889年,慈禧归政于光绪,退隐颐和园。但大政方针还是慈禧说了算。光绪皇帝训谕称“谕旨”,慈禧训谕称“懿旨”。年轻的光绪皇帝想放手去干事,必然与慈禧产生无法调和的矛盾。
1894年中日甲午一战,经洋务运动建立起来的北洋海军全军覆没,中国完败。1895年因为马关条约签订,在北京应试的1300多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痛陈民族危亡的严峻形势,提出拒和、迁都、练兵、变法的主张,史称“公车上书”。公车上书虽然失败,但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维新派却成为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在全国大力呼吁维新。“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的维新主张广泛传播开来。1897年11月,发生了胶州湾事件,德国军舰强占胶州湾。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东边日本,曾经做了中国千年的学生,已经通过变法维新走上强国道路。年轻的光绪皇帝意识到要对国家进行一次彻底的变革。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了“明定国是”诏书,正式变法维新。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已经63岁,以雷霆手段发动戊戌政变,囚光绪帝于瀛台,迫康有为、梁启超逃亡,杀谭嗣同等六君子于菜市口,是为戊戌政变。慈禧扼杀维新于摇篮,继续执掌权柄。
五、支持清末新政(66岁)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多年大权独揽,但她始终不糊涂,也没有滑入刚愎自用的深渊。在义和团运动失败后,清政府与八国联军签订《辛丑条约》,赔款甚巨。全国上下,连朝廷保守派都主动进行变革。1901年,慈禧太后以光绪皇帝的名义颁布上谕,命督抚以上大臣就朝章国政、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制财政等问题详细议奏。慈禧太后又下令成立了以庆亲王奕劻为首的“督办政务处”,作为筹划推行新政的专门机构,任李鸿章、荣禄、昆冈、王文韶、鹿传霖为督办政务大臣,刘坤一、张之洞(后又增加袁世凯)为参予政务大臣,总揽一切新政事宜。派五大臣出洋考察,筹划君主立宪等。这一切说明慈禧并不是顽固不化的独裁者!她能够顺应潮流,善于笼络人才,不断改革前行。
总结慈禧一生,可用“三次政变两次改革”概括。没有谋略胆识,没有知人善任,没有坚强沉着是不可能成功的!没有雷霆手段、恩威并施手腕也是不可能办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