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

外婆

作者陈柏平

外婆坐在马江墟上一间木板铺门里,这个铺门每月的二五八就彻底打开逢墟,让一个修理手电筒和铜锁的手艺人摆摊做生意,这样外婆每次能收些租金,而平时那几块活动门板都按编号装成墙,只留下一个小侧门进出,外婆常坐在铺门里的煤火边做饭。

外婆的头上总围着一条青绸缎,蓝色的棉布衣服戴了花色的袖套,黑色的长裤,黑色的布鞋,左边的牙齿掉了,腮边肌肉塌陷成凹形,使嘴角显得有些扁,但外婆慈眉善目,正在笑迎进门的人,这就是我心目中外婆的形象。

外婆去世已三十多年了,但她的音容笑貌我还记忆犹新。从我八岁开始,父亲就带我去外婆家拜年,外婆家离我们家有八里多路程,那条大晴一把刀,大雨一把糟的黄泥路实在难走,但我还是不畏路途的泞泥和艰难,紧跟父亲行走在这条刀糟路上,我心里很清楚,父亲不带姐姐妹妹,唯独带上我,这等于是给了我一次吃鸡腿的机会。

最喜欢吃外婆隆重推出的香喷喷的油炸鸡腿,本来,这鸡腿是外婆为三个郎婿(父亲,大姨爹和细姨爹)准备的,我这个外甥还不够"级别",但是,他们三个都“装文",只吃外婆煮的葱花飘香的粉丝,而将鸡腿留在碗里表示"年年有余”,外婆就把在门口和细舅舅一起玩冲天炮的我拖进屋,把"年年有余"的鸡腿赏给我,我毫不客气,接过来狼吞虎咽,大姨爹走过来抚摸着我的头温和地说:慢点吃,慢点吃,没人跟你抢嘛。细姨爹也笑着问好不好吃呀?好吃好吃,外婆炸的鸡腿最好吃了!我连连点头夸赞外婆的手艺,外婆笑得开心,我就吃得痛快,讨好外婆就等于为自己争得了更多的福利!

你今天发财啰,我们不舍得吃,好你发财!父亲对着我说实话。

外婆说:谁叫你们装文,装文失本!屋里的人一阵哄堂大笑。

这时细舅捧着一本连环画看得津津有味,我赶忙凑过去:细舅,让我看一下好吗?

你没文化,看不懂!细舅故意逗我玩,

我看得懂,我已经上小学一年级啦,我认得字。

切!才认识几个字,就想看我的连环画?

我开始翘嘴巴了,也在思考对策,看想什么办法把细舅的连环画弄到手。

大姨爹亲切地把我拉到他怀里说:只要你认识这本图书封面上几个字,我就要你细舅把书让给你看。

红灯记,我大声地念道:红灯记,红灯记!

细姨爹说:哎呀,还可以唻,认得几个字唻!边说边靠近我,你看过红灯记吗?

看过,红灯记,白毛女,智取威虎山,红色娘子军,平原作战,革命现代京剧,我都看过。

哟,那你唱一段听听。细姨爹饶有兴趣地考我,他和细姨娘都是公社文艺宣传队的,他在革命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中演少剑波,那时的细姨爹本来就让我很崇拜,现在又听他这样说,我就想表现一下,于是,我张口就来:

临行喝妈一碗酒,浑身是胆雄赳赳!

鸠山设宴和我交朋友,千杯万盏……

两个姨爹同时鼓掌夸我唱得好,只有细舅故意唱反调:既然你看过那你还跟我争什么呀?

我说:我只看过电影没看过图书!

细舅说:看电影和看图书效果一样!

不一样,不一样,我急得面红耳赤,想哭!这时,外婆走过去打了一下细舅的手,细舅手中的图书掉落,我捡起来逃到里屋去,背后一阵哈哈大笑。

这时,外婆要细舅去挑水,细舅便喊我相伴穿过马江桥,那时的马江桥还是个木桥,下面的桥洞里都是木柱子,我们要过了桥洞,到上面的老公社坝上去挑水,小时侯,细舅做什么事都喜欢带上我,我也乐于跟着细舅玩,我知道细舅只比我大三岁,细舅本来读三年级,因为成绩好跳级,跳到了四年级。我特别喜欢听细舅讲小鸟和老鸟的故事,这个故事是细舅自己编的,象个优美的童话,而且情节曲折离奇,他的讲叙又娓娓动人,强烈地吸引我,所以,这次趁着细舅要我陪他去挑水的机会,我又一次提出条件,那就是要他再给我讲一次,而这次细舅竞爽快地答应了。

好事还不止这些!

就在这一年,外婆给了我两元钱订岁,天哪,两元钱,在当时,对我来说,就是个天文数字,当时一本图书只有6一8分钱,一支铅笔才三分钱,一支钢笔才一角多钱,全年的学费才一块八角钱!我们家每年的订岁钱才四角,而且,过完年就要收回,而外婆给我的钱是不会收回的,完完全全是我的私有财产,我拥有这样一笔巨款,真是发大财了,我心花怒放,又蹦又跳,我有钱啰我有钱啰!

外婆忙摆手,示意我不要声张,不要让门外的小朋友听见,别让他们哄走了这两块钱。我忙停止了欢呼雀跃,把这两块钱藏进了棉袄最里面的荷包里,并把荷包的扣子扣了又扣,让它稳稳当当地躲在里面睡觉,这样一直保持了三个月,但终究经不住马江供销社里一整柜连环画的诱惑,还是动用了这笔巨款,买了二十多本图书,让我的同学们羡慕死了,他们都巴结我,想求得我的图书看,而我好得意啊,这份荣耀完全是外婆的两块钱带给我的啊!

接下来更精彩的就是外婆开始筹划做鸡婆饺,每到正月十三,外婆就请两个好友来做她的助手,两个助手主要是发淀粉,做鸡婆饺的主角还是由外婆亲自担任,我整天守在制作现场,亲眼目睹了全过程,外婆简直是个魔法师,一小团淀粉一到她手上捏几下,立刻变成了一只鸡,一只鸭,一只鹅,一头牛,一头羊,一条狗,一条鱼,一个乌龟,一只飞鸟,再点上红绿配料,画龙点睛,活灵活现,象真的一样,不,比真的还漂亮,到了正月十五我都舍不得吃,长久地收藏,开学后还带到学校炫耀,引起全班围观,连漂亮的女老师也向我讨要几个,装在一只玻璃瓶里当艺术品欣赏,外婆就是一个艺术家,她做出的鸡婆饺比景德镇的陶瓷还美!

不过,这次我犯事了,我悄悄地攀梯子去楼上拿凉在上面的鸡婆饺,而且还带着表妹表弟,被外婆发现训了我一顿,说这样非常危险,要是不小心摔下来她如何向我父母交待?而且还带着弟妹成群结队,这样的"搞王"不能再留要遣送我回去。

外婆的教训是对的,严是爱,松是害嘛!但从小就自尊心很强的我哪受得了这遣送,好没面子,干脆自己走人,调头就跑,直奔回家的路。

这时,外婆气喘吁吁地追来,一把拖住我叫道:说你两句,你就真跑,你怎么这样不懂事?让外婆操心!你父母把你交给了我,我就有责任管好你,你现在一个人回家,叫我如何能放心?听话,过完节,我要你细舅送你回去,外婆教训你也是为你好,出了事那可不得了!我站住了,愣在那里,看着外婆诚恳的面容,想起外婆平时对我的好,忍不住大哭一声,投进外婆的怀抱!

过完正月十五元霄节,我就得回家,不过母亲给我一个任务,就是把姨娘舅舅们喊来我们塘富,这是一年一度的请春客。

外婆不在请春客之例,每年都要等到过了正月,母亲再派我专门去请外婆来蒸酒,母亲已从外婆多年的言传身教中学会了蒸酒,但没有外婆在现场指挥,母亲就有些没把握,所以,必须把外婆接来,母亲才底气十足,有外婆掌本,每坛酒都是好酒,外婆真是个神奇的人物!

当然,母亲请外婆来也是为了孝敬孝敬老人家,比方说过年时的腊肉到了这时可以取下来,洗干净切成薄片,用蒜炒了给外婆呷,还有当归田七酒之类,一并拿出来献上。不过,外婆这时也有点"装文",总是吃一点点,尝一尝就够了,弄得母亲劝呷的声音全村都听得见。

那时农村穷,父亲虽然是国家干部,有工资,我们家的生活条件比生产队的多数人家要好一点,但我们家没劳力,从生产队分来的粮食少,过了正月就开始青黄不接,沒办法,只好天天啃薯皮,有一年,外婆有急事自已主动来找母亲商量,母亲在薯皮上放了一小盆米加水蒸了一点饭,炒了两个鸡蛋算是外婆的晚餐,我们五个端着薯皮的孩子围坐在煤炉边,眼睛却直勾勾盯着外婆的蛋炒饭,象看山珍海味一样目不转睛!

孩子可怜!外婆端碗举筷把桌上的蛋炒饭分给我们,我们四个都"懂事"地闪开不接,只有第二个妹不"懂事"地笑纳,母亲把她推开,她又折回来伸手讨,母亲又拦又挡,这个不懂事的还是顽强地"妈哦妈哦"地叫个不停,结果遭母亲一顿骂,到现在还留下一个笑话。

外婆望着我们这些楚楚可怜的孩子,哪里吃得下?任母亲怎样劝说她都不吃,非要把饭分给孩子不可。外婆,慈眉善目的老人呀,你多象此刻窗外天上的一颗星呀,照亮了我们的家景,温暖了我们每一颗孩子的心灵。

外婆平生最大的爱好就是看戏看电影,特别是到了一九七九年,改革开放开始了,各种老戏老电影都出来了,什么刘海砍樵,十五贯,一大批湘剧在茶陵剧院公演,人山人海,外婆当然不能错过这样的机会,和外公一起到街上来看戏,看完戏又到电影院来看电影,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正隆重上演,电影院门前同样是人山人海。

父亲那时在县供销总社工作,县供销总社就在电影院隔壁,外婆外公来看电影就到父亲这里来吃饭,或者到农业局大姨爹那里去吃住。我那时在县一中读书,也住在父亲单位,县供销总社每次开会都会发电影票,父亲总要多弄几张喊外婆外公一起去看,有几次正碰到我周未放假,父亲就把他的票让给我,要我带着外婆外公去看电影,我搀扶着外婆,外公也挽着外婆的手臂,一步一步从县供销总社后院的陡坡上下来去电影院,路灯照耀着外婆的脸,使外婆的脸带了一片晚霞的红光,外婆很是欣慰,脸上露出满足的神情。

走到捡票口时,我忽然想到什么,调头飞快地跑到前面小卖部买了一盒灯芯糕送给外婆外公,这是我唯一的一次献给外婆的一点心意。事隔三十多年,我还记得外婆的那次感动,她连声夸我有良心,她没有白疼我,现在回想起来,我还热泪盈眶!

嗨,世上总是老人疼小孩的多,而小孩对老人的回报只有千分之一,万分之一啊!我很惭愧,沒有报答外婆恩情的万分之一,可我今天还是要大声地说:

可歌可颂的外婆啊,我是多么地怀念你!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6,470评论 6 501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393评论 3 3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2,577评论 0 35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176评论 1 292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189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155评论 1 299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041评论 3 41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903评论 0 274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319评论 1 31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539评论 2 332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703评论 1 34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417评论 5 34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013评论 3 32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664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818评论 1 26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711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601评论 2 353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外婆的家住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村落的背后有一座石山,在石山的最高处,有一块石头长得酷似一条狗。那狗端坐在山头,竖耳...
    风成曲阅读 1,263评论 17 21
  • (一) 今天是正月初三,我和妈妈结伴幺舅一家,回老家给外婆上坟。 天气很好,虽然没有太阳,但一点也不觉冷。路旁的小...
    遇见腊梅阅读 940评论 6 4
  • 外 婆 作者 刘右峰 清明前后烟雨朦朦的天气,让人多了一份思乡的愁,不由让我想起故去多...
    刘右峰义工作家阅读 735评论 1 3
  • 外婆,我们永远谢谢您 前语 外婆驾鹤归西四年整,子孙忠孝礼仪春秋期。这份亲恩不随孝服褪,岁岁思念常伴日月...
    张镒阅读 233评论 0 0
  • 摇啊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我还在桥这边,过了这桥,却再也等不到桥那边的你。 ...
    潇潇爱读书阅读 668评论 7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