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修行,许多人总会满口佛教词汇,如闭关打坐等,好像修行就这么点内容,其实不然,虽然宗教仪轨很重要,但日常生活更重要。在日常行为上着力,除了一些必须的训练外,一直以信仰的方式生活,比如孝敬母亲,爱护孩子,宽容朋友,做事低调,贡献社会等。这是修行.修行,这就是文化对人格的一种滋养吧。
所以,修行并不只有某种固定形式,将信仰的内容和精神贯穿于日常行为,才是修行固定形式的意义所在。因此,我从来不管谁是否在打坐修行,只要看到他的行为,要是谁有一种让人又温暖又舒服的无我无执的利他之气,我就知道,他在精进地修行。
生活即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