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垃圾回收算法

一、概述

说到垃圾回收,我们必须要知道什么是垃圾?为什么要回收?

  1. 什么是垃圾:垃圾是在程序运行中没有任何指针指向的对象,这个对象就是需要被回收的垃圾。
  2. 为什么要回收:在JVM中如果不及时对垃圾进行回收,那么这些垃圾所占的内存空间会一直保留到程序结束,这部分内存空间无法被其他对象使用,当内存占满的时候就会导致内存溢出。

在Java中垃圾回收分为两个步骤:找到垃圾和回收垃圾。

在找到垃圾的过程中,称为标记阶段,其中有两种算法:引用计数法,可达性分析法。
在回收垃圾的过程中,称为清除阶段,对应的算法有:标记-清除算法,复制算法,标记-整理算法,分代收集算法。

二、引用计数法

  1. 原理

对每个对象保存一个整型的引用计数器属性,每当有一个地方引用它时,计数器+1,当引用失效时,计数器-1,当计数器为0时,说明这个对象不再使用,此时被判定为垃圾。

  1. 优点:实现简单,判断效率高。
  2. 缺点:无法处理循环引用的情况,这是一个致命的缺点,多以Java的垃圾回收器没有使用这种算法。

循环引用: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链表,链表中有一个Next属性,Next引用的时下一个对象,
A->B->C->D->E->A这种结构。此时将A置空,那么BCDE的引用计数器还为1,这时就会导致BCDE永远无法回收。

三、可达性分析算法

  1. 原理

以根对象集合(GC Roots)为起始点,按照从上到下的方式搜索被根对象集合所链接的目标对象是否可达。
搜索的过程中的路径称为引用链
如果对象没有与任何引用链相连,则是不可达的,就意味着这个对象已经死亡。

可达性分析.jpg

可作为GC Roots的有:

  1. 虚拟机栈中引用的对象。
  2. 本地方法栈内JNI引用的对象。
  3. 方法去区静态属性引用的对象。
  4. 方法区中常量引用的对象。

在经过可达性分析之后,仅仅进行了第一次标记,接下来还有第二次标记。

  1. 如果对象没有重写finalize()方法,则虚拟机视为没有必要执行,对象被判定不可达。
  2. 如果对象重写了finalize()方法,且还未执行过,则对象会被插入到F-Queue队列中,由虚拟机中一个低优先级的Finalizer线程触发finalize()方法执行。
  3. 在finalize()执行的过程中,GC会对F-Queue中的对象进行第二次标记,如果此对象与引用链上的任何一个对象建立了联系,那么该对象就会被移出"即将回收"集合,此对象将不会被回收,如果再次出现没有引用链的情况下,finalize()方法不会再调用,对象直接变成不可达,就是说finalize()方法只会执行一次。

四、标记-清除算法

  1. 原理

当堆中的有效内存空间被耗尽时,就会停止整个程序(Stop The World),然后进行两项工作,标记和清除。

标记:GC从引用根节点开始遍历,标记所有被引用的对象。
清除:遍历完成后,如果有对象没有被标记为可达对象,则将其清除。

这里的清除并不是真正的清除,而是把需要清除的对象地址保存在空闲列表,当有新的对象需要插入时,判断垃圾的位置空间是否足够,如果够,则插入。就相当于覆盖。

标记-清除.jpg
  1. 优点:实现简单。
  2. 缺点:效率不高,清理之后的内存空间不连续,产生内存碎片。需要维护一个空闲列表。


五、复制算法

  1. 原理

将内存空间分为两块,每次只使用其中一块,在垃圾回收时将正在使用中的存活对象复制到未使用的内存块中,然后清除正在使用的内存块的所有对象。最终完成垃圾回收。


复制算法.jpg
  1. 优点:没有标记和清除过程,实现简单,运行高效。复制后保证了空间连续性,不会出现碎片问题。
  2. 缺点:需要两倍的空间或者说牺牲一倍的内存空间。还要维护对象的引用关系,不管是内存还是时间开销都不小。

如果系统中存活对象非常多,复制算法则需要复制更多的对象,反而优点变成缺点,所以复制算法可以用在数据比较小的内存中,比如堆中的新生代。

六、标记-整理算法

  1. 原理

标记整理算法分为三个步骤,标记,整理,删除,它比标记-删除算法多了一步:整理。
标记:从根节点开始标记所有被引用的对象。
整理:将所有存活的对象都向一段移动。
删除:清除边界外所有的空间。


标记-整理.jpg
  1. 优点:
    1. 解决了标记-清除算法的空间不连续的缺点。
    2. 解决了复制算法的内存减半的代价。
  2. 缺点:
    1. 效率低于复制算法
    2. 移动对象的同时,还需要调整对象的引用。

七、三种清除算法对比

标记-清除 标记-整理 复制
速度 中等 最慢 最快
空间开销 少(会堆积碎片) 少(不堆积碎片) 对象的2被大小(不堆积碎片)
移动对象


八、分代收集算法

上面总结了三种回收算法的优缺点,每种算法都有利有弊,比如复制算法,虽然它是最快的,但是它会浪费一半的空间,所以根据这些优缺点,衍生出了分代收集算法。

在JVM堆中,分为新生代和老年代,所以分代收集算法就是针对他们的特点使用最适合的回收算法。

新生代:区域相对较小,对象生命周期短,存活率低,回收频繁。自带Eden和两个Survivor区,适用复制算法。

老年代:区域较大,对象生命周期长,存活率高,回收频率低。因此适用标记-清除或标记-整理算法。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java垃圾回收算法实现原理,有两种,一个是引用计数法,一个是引用可达法。 引用计数法,每个对象有一个专门的空间维...
    IT君威少阅读 943评论 0 2
  • 你不得不懂的GC垃圾回收? 简介:GC垃圾回收讲解 战略意义 能做出一个需求的同时也要懂得其对应的战略意义 为什么...
    日落_3d9f阅读 127评论 0 1
  • 垃圾回收算法: ①引用计数算法:每一块对象内存都保存了一个计数器,用来记录当前对象被引用的次数,引用计数算法就是当...
    奔跑的Robi阅读 278评论 0 0
  • 如何确定某个对象是“垃圾”? 引用计数法给对象添加引用计数器,每多一个引用的地方就加一,引用失效时就减一,当计数器...
    taoguan阅读 95评论 0 0
  • 垃圾回收机制的意义 垃圾回收可以有效的防止内存泄露,有效的使用空闲的内存;内存泄露:指该内存空间使用完毕后未回收,...
    醉了俗身醒了初心阅读 1,364评论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