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单 | 读这5本书,你会相信,他真能把人的灵魂写在纸上

文|蒋顾史

一提到高尔基,就想起他的《海燕》里那句“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时间久了,会觉得他就是个一脸正义、怒怼风雨的革命者。但是,就是这样的革命者,有的时候,心中最柔软的部分,仍然会暴露出来。

茨威格就是一个让高尔基暴露柔软的人。高尔基承认,读茨威格的小说时,他“丝毫不知羞耻地哭了起来”。高尔基评价茨威格,是“世界上最了解女人的作家”。

高尔基的眼泪,是对茨威格的极高赞誉,但也容易产生误导:茨威格只专注于女性的情感描写。俗话说:“女人心,海底针。”了解女人的心思从来都难。茨威格竟然能如此清晰、准确地捕捉女人心中的细腻之处,连女人的心思都能搞懂了,对于男人们而言,就更不在话下。


斯蒂芬·茨威格

阅读茨威格的作品,无论是小说还是传记,你都会迅速领略到他文字的迷人之处。他的文字能带着读者迅速进入人物的内心,仿佛我们正在阅读的人物,已经双手奉上了自己的灵魂,任由茨威格用文字把自己的灵魂描摹在纸上了。各类专家和学者,尝试给茨威格一个公允的评价,最终,大家的意见汇集起来,形成了一句话:他的书,就是写得好并且写得好看。

最近在读的“读者荐书010”《人类的群星闪耀时》虽然是一部传记式的历史人物特写集,但这种茨威格独有的文字魔力,一样会不断闪现,仅仅是通过文字,我们就能感受到那些历史人物的伟大、执着和疯狂。


今天,我们选择5本茨威格的作品,让大家通过它们更加酣畅淋漓地体会文字能带给我们的快慰和震撼,一同阅读那些茨威格亲手描摹在纸页之上的灵魂的线条。

1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这个名字,很多人恐怕都是从徐静蕾导演的同名电影中知道的。徐静蕾靠这部改编作品拿了不少奖,没有辱没茨威格的这部杰作。

有些电影好看,是因为导演或者演员的天分,这部电影好看,更多是因为小说的故事更加吸引人。

故事非常简单。

著名作家R突然收到一封长信。信的作者是一个女子,她在信中表达了自己对R的爱恋。此时,女子已是弥留之际,她身边是自己死去的孩子,信中所写的,是女子一生的爱恋和苦涩。

女孩十三岁之前,一直过着穷酸的小市民生活。十三岁这年,邻居搬来一位英俊的年轻作家。对女孩来说,他就是另一个世界,是她生命中无意间产生的奇迹。女孩窥视作家的生活,为了接近作家而努力改变自己,藏起自己贫穷的卑微,幻想独自拥有作家的温柔。

容貌出众的女孩终于引起作家的注意,他们一起度过缠绵的几夜。但女孩发现,作家与自己亲近,只是因为自己的美貌,他并没有认出,自己是曾经的邻家女孩。

此后的日子里,女孩为生计和自己的孩子考虑,委身一个个有钱的男人,做他们的情妇,却拒绝他们的求婚或者爱情,只是为了能不被婚姻羁绊。她始终幻想有朝一日,能回到作家的身边。

一生的情妇的身份,并没有唤回R 的瞩目和回忆,过完了身体上不忠、实内心坚贞如一的一生后,她选择用一封信倾诉自己所有的情感。然而,作家R始终想不起女孩的形象,在他风流的一生中,有太多一晌贪欢的女子,对作家而言,她始终是个陌生的女人。

茨威格的小说,更重于内心情感的描摹,一打开书,很容易被他的文字和诗意击中,不可自拔。在这篇小说中,很多人都被这句话俘获:

“你从来也没有认出过我,你从我身边走过,就像从一条河边走过,你踩在我的身上,就像踩在了一块石头上面,你总是走啊,走啊,不停地向前走着,却叫我在等待中逝去了一生。”

作家余华说他读这篇小说,从故事一开始,就陷入故事的高潮中,一直持续到结尾。他说自己体会到一种久违的阅读快感,却不会带来生命危险。阅读茨威格就是有这种危险,你会不自觉地进入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并随着他的心理变化沉醉其中,阅读就此变成一种内心的冒险

2

《象棋的故事》

《象棋的故事》也是一篇中篇小说,而且是茨威格生前公开发表的最后一篇中篇小说。

熟悉茨威格的人都知道,他最终是自杀身亡的,死因是绝望。造成茨威格绝望的主要原因,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中,欧洲作为他精神的故乡,在战火中面孔扭曲,他被法西斯势力驱逐,前往巴西,并在巴西里约热内卢附近服毒自杀。

这篇小说仍然是以自述为主,讲述了在一条开往南美的轮船上,一位业余棋手击败国际象棋冠军的故事。冠军是智力低下的船夫的儿子,养父无意间发现他象棋的才能,把他培养成世界冠军。

击败冠军的是B博士,他的神秘之处在于,他二十多年都没有动过棋子。他的棋艺是在法西斯的囚笼之中练成的。囚禁在单间中,寂寞几乎吞噬了他,他靠偷来的一本棋谱打发时光,并把棋子当作活人,与之对弈,精神实际上已经陷入分裂之中。

囚禁中练就的棋艺使他首盘轻易击败冠军。第二盘对弈,冠军感受到博士的焦躁,用极其缓慢的出招诱得博士又一次陷入精神分裂的境地,在作者的提醒下,才得以清醒过来。

一个人的超绝技艺和疯狂的内心,都源于法西斯在欧洲大陆的肆虐,这是茨威格内心的创伤,他把这种创伤给了B博士。可以设想,如果没有那本棋谱,困守囚笼的漫长岁月里,博士只能被寂寞折磨,身体的桎梏会囚禁内心,最终把人折磨疯,下棋成为自我拯救的路径,却也成为自我沉沦于疯狂之中的道路。

游戏在这个小说中,既是自我救赎的手段,也是被法西斯的迫害逼迫出来的疯狂的平静。

茨威格因为法西斯而失去家园,在他前往巴西的路上,用这篇小说,写出了孤独和人对孤独的对抗,寂寞以及寂寞对内心的伤害。

3

《心灵的焦灼》


这部小说是茨威格生前发表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写这部小说的时候,茨威格正因为反法西斯被驱逐,处于流亡之中,小说中也时时可见他去国怀乡的焦虑与思念。

这部小说还有另一个译名——《爱与同情》,这个故事的主题就是“同情”,故事的情节简单归纳,就是“同情杀人”。而英译本,更是把书名翻译为“谨防同情”。

年轻的骑兵少尉偶然认识了地主封·开克斯法尔伐一家,并对开克斯法尔下身瘫痪的女儿艾迪特心存同情,常去找她聊天。但是,这种友好被误以为是爱情,艾迪特爱上了他。因为性格中的懦弱和内心的同情,少尉最终于艾迪特订婚,但同情毕竟不是爱情,外界的舆论压力,让他非常狼狈,不久就悔婚了。艾迪特无法承受这种打击,自杀身亡。

小说中的前言中,茨威格在谈论人内心的同情时,有这样一段描述,直击人心:

“同情恰好有两种。一种同情,怯懦感伤,实际上只是心灵的焦灼。……这种同情根本不是对别人的痛苦抱有同感,而只是本能地予以抗拒,免得它触及自己的心灵。另一种同情才算得上真正的同情。它毫无感伤的色彩,但富有积极的精神。这种同情对自己想要达到的目的十分清楚。它下定决心耐心地和别人一起经历一切磨难,直到力量耗尽,甚至力竭也不歇息。”

少尉霍夫米勒的同情就属于前者,他的同情与友好,出于某种内心的高尚情操,但多少掺杂了一种情感的“施与”,自己性格的缺陷最终把一种美好的开始变成了悲惨的结局。小说中,还有另一个人物——康多尔,他因为不忍看夫人备受煎熬,坚定地用一生陪伴她,高度契合的感情生活,带给他们真挚的爱。

两种同情,带来两种人生,爱情的坚守和怯懦的退守,对比起来特别明显。写这部小说的时光,茨威格的人生坎坷,充满变故,逃亡、婚变、丧母带给他重重打击,他的情绪消沉,一度出现精神危机,这时候写出的小说,也充满焦虑。

和以往作品文字中充满诗意和热情不同,这部小说中,即使在探究人性,理性的色彩更多了,是人近暮年时的心境,但不变的,仍然是茨威格对人性的探究和对人痛哭、焦灼灵魂的完美描写。

想要从故事中窥见焦灼灵魂形状的人,打开这本书,一样会惊叹。

4

《断头王后》

玛丽·安托瓦内特就是著名的法王路易十六的王后。在中国,关于她最著名的段子是“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

王后被送上断头台,不小心踩到了要砍她头的刽子手的脚。她连忙道歉:“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很多人把这个故事当作贵族深入血脉中的谦和、尊严和优雅来看。

如果他们对这段历史有兴趣,或者仅仅对他们眼中王后感兴趣,茨威格专门为她写的这本传记,就是他们最好的选择。这是茨威格诸多传记作品中,最为人称道的一部,曾经轰动整个欧洲。

茨威格的小说擅长凭空挖掘虚拟人物的内心,并借助这条虚拟的通道追究人性深处的奥秘。但作为传记圣手,他更擅长在人们熟知的历史人物身上,寻找他们试图隐藏在历史中的细节,潜入历史人物的内心,描绘被历史固化了的人物形象可能存在的内心世界。

在这本《断头王后》中,玛丽·安托瓦内特不再是那个不学无术、奢侈无度、干预朝政的“赤子皇后”。茨威格带着同情的眼光审视这位薄命红颜的一生,把她还原为一个“普通的女孩”,借此发现她生命中的悲剧的张力,这样的一位“断头王后”,更能打动人心。

在茨威格的描述中,美丽的王后曾经也是个任性、骄傲又不学无术的王室公主,因为政治联姻,15岁她就被嫁到法国。这时她还是一个鹅蛋脸、偏平额、厚嘴唇的小姑娘。小姑娘带着爱情的幻想一点点长大,变成人们交口称赞的王后。人们折服于她的举止,和谐、优美就是她的代名词。

荣耀之巅从来都隐藏悲剧,丈夫身体与性格都软弱无能,不能履行丈夫的职责,只能用放任作为补偿。骄纵过度之下,王后沉溺于舞会和赌博,耗费巨资修建王宫,最终把自己、丈夫和丈夫的帝国带入法国大革命的火焰中。

很多人认为,这是茨威格最好的传记作品之一,他们看到了一位王后内心作为普通女孩的可能性,为她的遭遇和爱情感叹。更多人是因为这本书“路转粉”,变成茨威格的粉丝。

5

《昨日世界》

我猜,这本书写完之际,茨威格就已经做好了准备,要结束自己的生命。

这本书,是茨威格生前最后的作品。茨威格把这本书称作“回忆”,形式上,他是以文学的手法,第一人称的角度,客观描述了二战之前欧洲的文化与艺术世界。

这个世界,是茨威格赖以存活的精神家园。按照陈寅恪先生评价王国维的话,一国文化化一国之人,为一国文化所化之人,在文化崩塌之际,心碎欲死,是很难从容苟活的。这虽然说王国维,其实评价茨威格也非常贴切。

茨威格的自杀,就是因为他所熟悉和热爱的文化和艺术的欧洲彻底沉沦,精神世界的危机难以度过,他只能选择在焦虑和回忆中自杀。

写作这本书时,茨威格虽然已经逃到南美,但知识分子的良知和对欧洲文化的热爱,让他无法置身度外。无力持刀搏斗,他只能以文字构建心中的欧洲,并把这些文字留给后人。

这本书中的“我”,是茨威格本身,但又完全超出了他个人的范围。他把很多自己熟悉的人都融汇到这个“我”中,用小说技巧重现历史,“我”变成一个典型意义的欧洲人,成为时代见证者,“成了理性遭到最可怕的失败和野蛮在时代的编年史上取得最大胜利的见证人”。这是他给这个“我”的定位,也是他绝命的主要原因——他不能看到美好被彻底毁灭。

这部自传类的作品里,可以看到一个文明、优美的欧洲,也能看到那个欧洲毁灭过程中,茨威格这类人的疲惫,你真的可以从文字中体会到他的疲惫。茨威格并没有彻底绝望,他相信还有未来,但为了这个未来究竟还要付出多少代价,“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但是还要经历多少地狱和炼狱啊。”

如果要谈情怀,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知识分子对于文化和文明世界的情怀。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222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455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7,720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568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696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879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028评论 3 40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773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220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550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697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360评论 4 33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002评论 3 31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82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10评论 1 26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433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587评论 2 350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