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4 为建筑编舞】与世界的差距

动与静,瞬间与永恒。

“为音乐写文章,就像是为建筑编舞”,给我的一瞬思考。

记得和一位长者聊天,他说,看过欧洲的建筑,再看东方的建筑,便能看出来中国与世界的差距,还有多大,还需要多久来填补。

他认为,建筑的艺术和水平,最能够反映出来一个国家和一个时期的发达程度。

历史是过客,一个王朝能够留下来的,便是建筑(我认为还有文章)。

最近总是看到很多地方在拆除违章建筑的新闻,各种度假村,别墅,豪宅甚至墓地,因为破坏了生态环境,违规建设在自然风景区或者保护区,被纷纷拆除。

对于此类的新闻,看过之后却有些莫名的抵触。

评论区里几乎全是一边倒的声音,“拆的好!”“早就该爆破了!”“这一声巨响真是解气!”“建一个拆一个!”

着实让人不能从内心支持。

让我想起了《阿房宫赋》。

推翻一个暴政,难道一定要从毁坏着手吗?没有更好的方法吗?这样的仪式感可取吗?一定需要这样的大快人心吗?

又到了重新思考北京城墙被推倒以及什么样的新方案可取的时候。

这些问题都看似无解,却和深入骨髓的意识和观念有关。

无法进行和平演变,总是需要通过矫枉过正才能够改变现状。

这不应该是一个民族的骄傲,也不应该是发展的正确方式。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撰文 | 子小西

以上撰文命题:为建筑编舞

片刻老友约定「三天见真章」群游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机缘巧合,因为带女儿到上海参加一项文学集训和城市研学活动。农历生日在上海过,让不惑之年的我生发更多感...
    收藏一枚心思阅读 643评论 0 3
  • “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 这句话想讲的便是大千文体中的———传记体。 人物传记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开始萌...
    微语微行阅读 3,442评论 0 0
  • 呼呼呼刮了好几天的大风了,此时此刻呆在房间里,窗户被吹的哗哗作响,外面的树枝在风中凌乱摇动,gang刚刚洗了...
    酥糖火锅阅读 20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