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践行宗旨为民造福,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自觉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民造福,是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我们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践行宗旨为民造福,要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践行宗旨,就是对人民饱含深情,心中装着人民,工作为了人民,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密切联系群众,坚定依靠群众,一心一意为百姓造福,以为民造福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崇高情怀。”“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人民群众是我们党所有辉煌成就的创造者,是历史的缔造者。只有依靠人民群众,时时想着人民群众,才能为我们党的事业注入无限生机和活力。奋进新征程,需要我们团结人民、依靠人民。需要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人民挂在心头、念在心里,是从群众的急难愁盼出发,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办到群众心坎上。
践行宗旨为民造福,要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我们党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把为老百姓办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树立正确政绩观必须要筑牢理想信念,必先知之而后信之,信之而后行之,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牢固铸造“信念骨”。必须要加强党性修养,始终心系党和人民,自觉坚持党性原则。深刻认识我们党除了人民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坚持党性就是坚持人民性。必须要发扬斗争精神,要敢于担当扛牢责任,要保持战略定力,要在工作实践中时刻练就为民担当、为民造福的斗争能力和斗争本领,还要找准斗争的主要矛盾和关键节点,在方法上坚持灵活机动,推动斗争取得实效。
践行宗旨为民造福,要立足本职敢于担当。作为党员干部,要牢记自己来自群众,只是群众中的普通一员,人民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始终保持赤诚之心、赤子之心,始终保持人民群众的本色,要树立“认认真真为民办小事,就是为国家办大事”的观念,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把群众的“小事”当大事办实办好。要坚持问题导向,做好调查研究,工作上把群众当臂膀,和群众“同划一条船”,生活上把群众当家人,和群众“同坐一条凳”。要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及时了解民之所想、民之所需、民之所盼,要敢于担当,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要不务虚功、不图虚名,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脚踏实地为民办实事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