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主微微|愿世界温柔待你(上)

我希望有个如你一般的人

如山间清爽的风,如古城温暖的光

从清晨到夜晚,由山野到书房

只要最后是你,就好                                                                                                 ——张嘉佳

大冰在《乖,摸摸头》写下:请相信,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人过着你想要的生活。

盟主微微,北京行动派校园盟盟主,从大一下学期起,每天阅读 4h + ,平均月完成 6—10 本,月产出 3W + 字  玩儿过各种手作、会做咖啡  、会酿酒、写过不少广告文案(比如知名的单向街的产品文案)、热衷于策划文化活动,办过几场读书会和分享会、走遍了帝都大大小小的书店。到底是她选择了写作还是写作选择了她呢?

一个人经过不同成程度的锻炼

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

不同程度的效益

好比香料 捣得愈碎

磨得愈细 香得愈浓烈

高考本就是一场阴差阳错,微微没有考到复旦大学中文系,却进入了中国传媒大学。或许造化弄人,总要经历一段适应期来应对内心的落差,直到寒假的读书时光才重新唤起了内心的那份文艺情怀,觉察到内心真正想要的生活是什么的时候,微微的奔跑开始了。。。

那份对于读书的热爱,竟是如此“偏执”。把大部分时间都用于读书和写作,就是这么简单。不喜欢上的课读书,跑完步后读书,看完电影后读书,总要把时间像海绵里的水挤出来用于读书。

来自微微线上分享

而思维的转变要从《西方哲学史》开始,通过对西方哲学的深入思考,发现原来还有区别于传统思维的视角,还有不同于东方的思维体系。而这本书她整整啃了两个月,发现了自我的可能性,慢慢地喜欢上挑战自我,发现真正的学习是逃离舒适区。

我喜欢这个世界是柔软的

一个人不会伤害一个人

最旧最皱的一张脸下面

也还是

叶芽一样的善良 天真

有着社交恐惧症的她,与陌生人交流那时竟是那样困难,但是随着思维的转变,难道我的大学就这样伴随着社交恐惧症结束了吗?心中有点不甘呀,于是逼自己去尝试找工作;举办读书会的同时,享受交心的过程,听着大家讲述书中的故事,原来世间的美好善良就在自己身边。自己渐渐地喜欢上了世界,而伴随着读书会的举办,自己受社交恐惧症的困扰也越来越轻。

渐渐地,自己不喜欢留后路,总是和心里面的小人做斗争,仿佛小人总会和她说:“嘿嘿,我看你怎么处理”,这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心理反而使她产生了一种紧迫感。

在李笑来老师《把时间当作朋友》中提到:运用心智获得解放。伴随着阅读的积累,她的视野和格局慢慢地被打开,通过个人、家庭、时代、人生等多维角度来看待遇到的事,会通过一些书中的人物经历进行演化,尝试着去活出多种版本的人生。当她站在制高点,用宇宙视角去看待不同维度时,发现好多点都是可以串联的,情绪也是可以改变的。

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 到最后才发现

人生最曼妙的风景

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 到最后才知道

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在追寻内在价值的道路上,自己在签订出国留学培训方案的前一刻醒悟,我喜欢的明明是读书写作呀,我出国读书仅仅是为了一纸文凭吗?得到外界的肯定真的就是我想要的吗?于是选择了北大中文系的考研,考不考得上又如何,我享受的是这个过程呀,因为要好好地活一次呀。

在写作的道路上,渐渐从浅层次阅读进入到阅读经典的层次,体会那份读书人的责任与承担,想要给社会带来一点温度。通过阅读和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学会了关怀和怜悯,学会了包容和原谅、不再轻易去评价别人,不再是一颗玻璃心来应对生活中的不愉快。仿佛就是是一个不断打破、重建、打破、重建的积累过程,而自己也是写着写着就悟了。最终通过写作改变了性格,默默承担着一份读书人的人格担当。

我不怕你来说我,我依然会坚持我的想法,坚定自己脚下的路。(附赠微微分享部分PPT)

谁想说服我,谁就得负责解释清楚

想要说服我,你就有必要解释我的每一个疑点和质问。


来自微微线上分享


来自微微线上分享
来自微微线上分享
来自微微线上分享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