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和今晚听了两节英语课,有拨开迷雾之感。
授课老师的讲课方式幽默诙谐,浅显易懂。重要的是方法简单易行,而且颠覆我过往学习英语的认知。
这位老师公开课的授课对象从小学生到大学生甚至研究生都有,讲课的内容也是几个阶段的都有涉及,但听完后,除了可能有些单词不认识,会发现原来离自己十万八千里远的英文长难句,变得这么亲切和蔼。
问了还上小学的小侄子,他和我的感受一样。就连小马哥这个多年不碰英语的人,听完也能说出个一二三。
在吸引我期待明天的课程之余,自己也不禁想了很多。
英语学习其实应该是很多人不可言说的痛。
大部分人在背单词、背语法、背范文中来回徘徊,但是成效甚微。
但总也有那么几个人,看着学习也不刻苦,成绩却很好。
去询问时,他们会告诉你这是一类什么样的问题,一般用什么样的方法可以解决,一般什么情况下会遇到。
他们区别于他人的地方就在于,愿意花时间去思考、去总结其中的规律,而不是埋头苦干。
而这位老师也是一样,他的万能公式也是站在多年学习研究、分析的结果之上,汇总出来的。
所以我们会觉得这个方法简便易学。
但同样的方法,如果不加以实践,触类旁通,一样不会带出成绩。
这就像工作一样。
有些人在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尽职尽责,像老黄牛一样任劳任怨,可无论是升职加薪还是跳槽转岗,都是那种仍在人堆里没人注意的主。
这些人这就像我们小时候玩的陀螺,一直在不停的旋转、旋转,可从来没有跳出鞭子的抽打范围。
所有旋转的动力都是外力的加持,所以一直在原地打转。
而企业里,同样有些人质疑项目方案、个人想法繁多,在大家看来就是一个刺头、杠精,本应该是一个跟老板唱反调的人,却成了优秀员工,驻外的封疆大吏。
这些人就像海里的漩涡,远看危险,近看却有规律可循。
无论是行进方向还是席卷的范围,既借势又在造势。
我们常说,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就是这个道理。
一味的看着脚下,时间长了就容易忘了自己的目标,安于现状且只能居于现状。
只有不忘看向前方,才能时刻谨记自己奋斗的目标,不安现状且能突破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