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发现当自己顺从别人的意愿,完成他人眼中的要务,或无牵无挂地享受既不紧急又不重要的事情的时候,个人成就感却不高呢?作为一个个体,你有属于自己的各种角色,你可以很好地平衡自己的生活吗?不管什么时候,人总是比事情更加重要,因此,要将时间放在第二位来实现个人管理。
著名管理学家科维在《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一书中,提出了一个关于时间管理的“四象限法则”的理论,把工作按照重要和紧急两个不同的程度进行了划分,基本上可以分为四个“象限”:第一类,既紧急又重要;第二类,重要但不紧急;第三类,紧急但不重要;第四类,既不紧急也不重要。(如上图所示)这个理论主张关键不在于时间管理,而在于个人管理。换句话说,这个理论强调我们应该以原则为中心,配合个人对使命的认知,兼顾重要性与紧迫性,着重第二类事务的完成。我国古代有一个成语,叫做“未雨绸缪”,它是对第二类事务管理的形象描述。生活工作中好多重要的工作,都需要在事件出现之前做好准备,这就是制定计划的原因。
我认为,如果能够以原则为基础,以第二类事务为生活中心,将时间放在第二位,对一周的事务进行具体安排,是实现个人管理的关键。以第二类事务为中心的日程安排需要以下四个关键步骤:第一步,确认角色。这就是说,要写出自己的关键角色。作为一个个体,你有属于自己的各种角色,主要包括三个领域的角色:家庭中的角色、工作中的角色和社会中的角色。这里要说的是,你不必想得太复杂,好像在确立终身志向一样,只要考虑自己下一个星期的角色和任务,从三个角色记下这七天时间里需要专注的领域和任务即可。第二步,选择目标。这就是说,思考下一个周计划中每一个角色任务栏下你最想做的一两件要事,作为你选定的目标。这些选定的目标中,一定要有几个第二类事务,让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相关联。第三步,安排进度。这就是说,把每项任务分配到一个星期中某个具体的时间去执行。你会发现,这种以周为单位、以第二类事务为中心的日程表,不仅能让你做到“要事第一”,还能让你的周日程表中留有很多空白,让你去安排别的事情。第四步,每日调整。使用这种以第二类事务为中心的周计划之后,你就会发现原来的每日计划变成了“每日调整”,即根据突发事件对每天的要务安排进行适当调整。这样的话,当你每天早晨审视自己一天的日程安排的时候,你会发现在周计划的框架下,由于内心的平衡,自己已经为角色和任务目标进行了合适的优先排序。
我相信,不管什么时候,人总是比事情更加重要。人们拒绝传统刻板的时间管理方法的原因,就在于不愿生活变得死板,缺乏灵活性,而是坚持原定的日程安排不顾及个人感受。而这种“以原则为基础,以第二类事务为生活中心,将时间放在第二位,对一周的事务进行具体安排”的周计划框架的方法,最大的优点在于承认人比事情更重要。这种方法让你能够在一个更大的范围内分配自己的时间,最大限度地同你既定的价值观保持一致,同时,它出给你自由和变通。这样度过每一天的时候,就会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帮助你明确自己的角色,平衡自己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将时间放在第二位”的个人管理方法,它以一个星期为单位计划生活,并在需要的时候可以对每天的安排作适当的调整,这让你拥有了更广阔的视野,不必局限于短暂的时间,这就是实现个人管理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