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开篇,是安妮宝贝的八月未央。
未央,是未尽的意思,代表着漫长。不希望八月未央,除非阳光不那么毒辣,心情不那么郁郁寡欢。
有相见恨晚,又有幸而不得的安慰心情。14岁左右就听说过安妮宝贝,却不曾读她,我那时该是那么平庸而无阴郁的气质。我很喜欢阴郁的人,他们在人群中漠然,周身神秘感,莫名吸引,抑制不住极力想挖掘,看透的心跳。但又庆幸没有读她,那时我已经注定是一个漂泊在外的女孩。如果当时读到这种残破的暴力的文字,我不敢保证,会不会放弃漂泊。
某些程度上,我们一样不受控制地享受漂泊。可我不像她,坚毅,勇敢,我的每次离开都是为了逃避,逃避我无法处理的人情世故,逃避无法再坐视不理的挣扎心情,所以选择离开,去往下一站,崭新的生活。
她写很多爱情,我虽全然不懂爱情,也一样怅然于心。谈情,我或许对友情更有体悟一些。
朋友不多,很聊得来的,聊不来但可以玩儿的,各自参半,我也没任何期待。只是时常也会羡慕拥有这样的朋友陪在我身边——委屈了可以跑去她的家里痛哭一场,她说着轻松调侃,情真意切的话语安慰我,然后紧紧抱着我。可惜,我习惯漂泊,与她们相识一两年后,就要分开,再见面的日子无法约定。所以也习惯一个人,任何不必要的时候不会吐露我的脆弱和悲伤。我向来不愿意承认自己孤独,并不代表就不是孤独。心情始终只有自己最明白。
还有些朋友是我的冷漠亲自推开的,我不确定她们会否离开我,能轻松道出来的别离都不伤人,难受的是那些暧昧不清的距离感。我知道有些话说出来,会把别人越推越远。可我还是会说,不舍得让自己憋屈,毕竟只有自己了,不能再把自己推开了。我始终是自私的。
新环境并不会使我恐惧,只是亢奋。激动于改头换面的选择权,每一次改变都是期待已久,迫不及待的,也都是未知和危险的。环境使然,你不知道不同的城市会把你变成什么样的人,你也无能为力,顺应着发生。只是担忧,每一次体抬眼,看到的只是更加浑浊。
20岁以后,我喜欢一个人的状态,有过一段爱情,但回头想想,好像也只是一个人假装把日子过成像两个人一起经历的。还有过一段暧昧未果,太暧昧了以至于我都忘了过程和结果究竟是什么心情。一个人的日子里,享受在狂风暴雨的日子,一个人独自呆在家里,干一些无聊的事,随着心情。应该说任何时候,我都享受。我只静静听着雨击打在窗檐上的声音,即便它来势汹汹,试图要摧毁世界,也与我无关。
八月是盛夏,可为何我已经感受到忧郁的凄凉。那九月呢,我将如何度过思乡悲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