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珍惜那个开小窗和你聊天的朋友

文丨赵小册  图丨网络

01

前两天在微信上和一个朋友聊天,朋友说自己前段时间辞职,现在正在为“是去找下一份工作、还是做自由职业”纠结。然后我们就从这个开始,想到什么说什么,开小窗聊了会儿。话说好久都没有这么私聊过了,真的很亲切。

其实想想,我们现在开小窗和朋友私聊,好像越来越少了。我们似乎都习惯了朋友圈和微信群,不是在朋友圈里点点赞、回复回复,就是在微信群里大家一起说,觉得这样比较省事。

现在开小窗聊天,越来越成为一种奢侈了。不信你打开微信看看,可交心的私人聊天,已经很少了。

02

我的私聊窗口里,有一个朋友叫费琼,因为同样喜欢蒋勋、喜欢红楼梦,所以说不定什么时候,想起来就私聊下。

有的时候,是看到一篇什么好的文章,发给对方;有的时候,是对方朋友圈提到了什么东西,自己恰好知道,又一句两句的说不清,就开小窗私聊下;有的时候是什么也不为,就是看到一个好玩儿的地方分享一下。虽然联系的不算勤,但每次都觉得很温暖。

还有一个朋友,我们叫她大侠。我们没事就在QQ上“互戳一下”,就像小时候的你戳我一下、我戳你一下,经常玩玩闹闹、没什么正经事,但想起来却很开心、很快乐。

如果不是急事的话,我们也不急着回信息。因为我不回信息,不用担心她多想;她不回信息,也不用觉得错过了回复会有误会。我们平时就这么有一搭没一搭的,还偶尔挖苦挖苦对方、打打趣儿。可是如果哪一个碰到什么难事、或者心情不好的话,却可以尽情的找对方聊一聊、唠一唠,发泄一下、痛聊一下。

当然也有很多朋友让我觉得很温暖。有的朋友知道我最近在写公号文章,看到类似主题的特别好的文章,就发给我。有朋友发给过我关于“朗读者”的,有朋友发给过我关于“红楼梦”的,有朋友发给过我关于“欢乐颂”的,也有朋友发给过我关于“蒋勋”的。总之,朋友的这种记挂,很让人窝心。

当然了,开小窗聊天只是沟通的一种形式,我们更在意的其实是人与人之间的那种温暖和牵挂吧。

现在很多朋友都不在一个地方,不能经常见面,所以这样偶尔开小窗聊聊天,也挺不错的。

03

其实不止我们平常的交流是这样,就是那些古诗词,那些“和朋友开小窗聊天”式的古诗词,也格外的动人。

比如李白,他的诗潇洒飘逸、酣畅淋漓,是名副其实的“诗仙”。李白的诗里就有很多“和朋友开小窗聊天”式的诗,比如: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是李白临行的时候,写给朋友汪伦的;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是李白送孟浩然去广陵时写的;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是李白的朋友王昌龄被贬时,李白写过去的信;

“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是李白思念杜甫的诗;

还有“将进酒”里的“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李白把一块喝酒的岑夫子、丹丘生也写进了诗里……

刚刚提到的只是其中的几首,李白的诗里还有很多这种专门“和朋友开小窗聊天”式的诗,都是李白专门写给一个朋友或几个朋友的。

我想李白的诗之所以动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李白对朋友的这种牵挂,还有他的真性情吧。人和人之间最动人的,就是这种对朋友的牵挂和真性情了。

======

在现在这个私聊越来越少的时代,朋友之间偶尔能“开小窗聊聊天”,也是一件很贴心、很亲近的事。

还是那句话,请珍惜那个开小窗和你聊天的朋友吧……

来自:赵小册(yinhuatong7)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