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黑龙江

我从未去过东三省,头一回去就去了个遥远的地儿。

从北京飞到抚远的航班并不多,拍片时间紧迫,只好抵达佳木斯。我们在佳木斯租好车辆,接下来的几天的路线是同江-八岔-抚远。

大约是纬度差不多,佳木斯去往同江的路上,风景与气候像极了北爱尔兰,绿油油的一片平原望不到边际,只是空气里没有马粪的味道。云层厚实,天空湛蓝。恍惚间只觉身在异国他乡。

驱车四个多小时到达同江住处。中国的城市化成功地将城市们建造成差不多的模样。对我而言,区分这些城市异同的一是气候,二是气味,三是语言。

同江的味道很清新。用东北话说就是「杠杠的」。天气、空气都是杠杠的。东北话与台湾话一样具有煽动力,让人不自觉地就跟着说。几天下来,已经掌握他们的抑扬顿挫,以及代表性词语。比如,杠杠的,俺们那旮旯。

三江口的风景美极了。隐隐绰绰能见到对岸的俄罗斯。「那边的水更加清澈,有些渔民开着船去那半边江运水回来喝。」当地人告诉我。

车上.JPG
对岸俄罗斯.JPG
俄罗斯在对岸.JPG
看风景
三江口拍照的人们.JPG
同江
日落一个.JPG
日落一个.JPG
随意一条路.JPG
边检处.JPG
遇到特殊房间
忍不住要留影

八岔确切的说是个乡,更像个村。赫哲族居民居住于此。

他们世代以捕鱼狩猎为生,个个身手矫健,看起来都能吃苦耐劳。

男性身材与内蒙地区相似,有好几个相扑选手主动跑来跟我聊天。乡亲们生活得甜蜜幸福,不停地向我们宣传他们的伊玛堪、鱼皮画,以及谁谁谁在星光大道上获奖,谁谁谁曾握过领导人的手。

我倒是被一位沉默的大叔吸引,上前一问,原来是位猎手。
话匣子自此打开。
「打过熊吗?」我很好奇。
「那是肯定的!记得当年,我打了它们一家子!全给拉回来,贼重!」大叔笑眯眯的回忆着。
「那熊头还在我家,烘干了。」

八岔啊.JPG
八岔.JPG
渔民.JPG
八岔,赫哲族
八岔
赫哲族渔民的孩子
伊玛堪传人
渔民生活
渔民生活.JPG
黑白
离开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为了在Pydev中使用中文,可没少费心。终于结合多方面的资料加上自己的摸索,成功了! 废话不说了。我的环境是Ecl...
    caiji酱阅读 165评论 0 0
  • 导语:这世上哪有那么多的有意义和没意义,值得和不值得,我们真正放松一下舒服自在,便是乐事。 连续加班两个星期之后,...
    花未眠会幸福阅读 399评论 0 0
  • 喝着清茶舞着琴弦, 面向流水背对青山, 庭院小酌明月当前, 诗词歌赋流露无限; 八仙伴奏起舞翩翩, 诗仙共饮诗词论...
    孤独者高阅读 149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