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红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
“瘦西湖”的美名,就是出自汪沆的这首诗吧。诗中,寥寥数十字,便囊括了扬州瘦西湖美轮美奂的风光。
是那垂杨翩翩,红桥嫣然,让扬州的这个湖,有了足够的与西湖相争的资本。也是那旖旎风光,吸引了历朝历代多少文人墨客的眼球,让他们不由自主地提起了那支才华横溢的笔。
杜牧在《寄扬州韩绰判官》中言“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其中,“二十四桥明月夜”脍炙人口,可谓是妇孺皆知。
关于二十四桥桥由来的历史,众说纷纭。有人说是来自杜牧的那首诗中。而杜牧诗中的24桥呢,又是源于民间的一个传说。古时有二十四位美人吹箫于桥上。又说是这座桥长24米,宽2.4米,有24根白玉栏杆和24块精美的图案。但无论这桥是源于如何,他留给我们现在的美和震撼。是不会改变的。明月照在扬州名胜二十四桥上,如诗如画、如梦如幻,深深的惆怅情思,引人遐想。这样的月色、这样的夜色多么浪漫而令人眷念。
“红桥过客情犹切,白塔停云意亦同。”蜀西湖湖畔边,红球与白塔也是两处必看的景色。诗词里描写的是大虹桥。大虹桥横跨瘦西湖上,位于瘦西湖公园南门之外,是西园曲水通向长堤春柳的大桥。这里原来是清代文人举行“红桥修禊”的所在地。虹桥有三个桥洞半月形的桥洞,加上倒映在水中的倒影。是三个一丝不苟的圆,令人看了心旷神怡。大虹桥逶迤壮观,气势恢宏,小红桥确实小巧玲珑。小虹桥位于小金山南侧瘦西湖徐园与小金山之间。其名大概是相比于大虹桥而言吧而且跟色彩特别鲜艳的红色栏杆有关。从现在能看到的桥型来说,无论其造型还是用料, 小虹桥与大虹桥都毫无瓜葛,因为 大红桥是典型的联拱石桥,而小虹桥却是一座现在的结构简单的普通木桥,也并无大红桥那样的声名远扬。
说起白塔,大多数人会立即联想到北京的白塔。还别说,扬州的白塔和北京的白塔,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扬州至今还流传着“一夜造白塔”的故事。该故事出于《清朝野史大观》。一天,乾隆在瘦西湖中游览,船到五亭桥畔,忽然对扬州陪同官员说:“这里多象京城北海的琼岛春阴啊,只可惜差一座白塔”。第二天清晨,皇帝开轩一看,只见五亭桥旁一座白塔巍然耸立,以为是从天而降,身旁的太监连忙跪奏道:“是盐商大贾,为弥补圣上游西湖之憾,连夜赶制而成的”。据说,是八大盐商之一的江春用万金贿赂乾隆左右,请画成图,然后一夜之音用盐包为基础,以纸扎为表面推成的。尽管只可远视,不可近攀,但乾隆不无感慨地说:“人道扬州盐商富甲天下,果然名不虚传”。这个白塔由来的故事,不仅突出了扬州的富有,也为这座神秘的佛塔罩上了一层更加美丽的色彩,让更多外来的游客对这座塔心驰神往。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不必说,扬州的月,自称第二,没人敢称是第一。而瘦西湖内就有一处观赏夜景的极佳地方名叫月观。坐西朝东,前林,开阔的湖面。每当夜晚皓月东升,凭栏而立。天上的,水中的两个月亮交相辉映。月光同样也是一间小屋屋内摆满了红木家具,雕刻的内容都跟赏月有关。精妙绝伦,是扬州木雕工艺的代表作品。
“青山落水摇舟楫,曲岸上桥牵路途”。景色再美,总有离去的时候。但这没有关系,就像诗词一样,虽说诗人已不在这世间,但他的诗词依然留在后世每一个读者的心中。这一别扬州瘦西湖不知又是多久 但它的美,会清晰的存在我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