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持满(《内经》养生篇9)


    (五).不知持满,不时御神

1.释义

        持,《说文》握也;《广韵》执也;执而不释为之持,是手执之也。

        满,《说文》盈溢也;《传》满谓盈实;《管子》人众而不理曰人满,地大而不为曰土满。

        时,《说文解字》四时也;《韵会》辰也,十二时也;《博雅》善也;《广韵》中也。

        御,《说文》使马也,引申为驾驭;《集韵》扦也,拒也,止也,引申为抵御、防御、禁止。

2、名家释义

      (1)王冰(唐):“言轻用而纵欲也。老子曰:持而盈之,不如其已。言爱精保神如持盈之器,不慎而动,则倾竭天真。真诰曰:常不能慎事,自致百疴,岂可怨咎之神明乎,此之谓也。”

      (2)张景岳(明):不知持满,不慎谨也;不时御神,不能四时调御其神也。言不知道者,不能慎谨调养而丧其精气神也。

        3.思考

        结合上下文及名家注释我从这几个方面来理解“不知持满,不时御神"。

      (1)不知持满中的“持满”古时指一种养生的方法,即积精累气之法,是属于“术数”的范畴;

        “持满”描述的是一种人体能量动态的平衡,是消耗与充盈之间的状态变化。善于修养之道的人常使自己的精、气、形、神处于这种充盈的状态。

      “持满”是需要坚持的一个持续性过程,是修养之道的常态。要想保持这种常态,则要“不妄作劳”以达到“形与神俱”。通俗的说就是保证“精”的充沛,只有精充沛才能“精化为气”而生神、生形。

      人体这种“满”的状态只适合五脏藏精,《内经》中有具体论述“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不满”。

      (2),“不时御神”中所讲的“御神”同样属于“术数”的范畴,古时有专门的御神之术。

      “御神”有两方面的含义;一为调摄心神,二是怎样抵御外来因素的干扰。根据四时而调神,在《四气调神大论》中有详细的阐述,这里就不在赘述。有必要说一下的是一天之中怎么调摄心神,这个往往被忽略掉。《生气通天论》中这样写到“平旦阳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闲。是故慕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这是一天当中阳气运行的规律,而“四气调神”说的是一年之中阳气运行的规律,其义相通,其理可明,无非以外养内,以形调神罢了。

        怎样抵御外来因素对自身“神”侵扰,说白了就是怎样对待“七情六欲”的问题。正好下文中有明确的回答“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无非就是说外拒“六欲",内息“七情",用一句范仲淹的名言来诠释就是“不已物喜,不已己悲”。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