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科普!中国书法的九大类型

中国书法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漫长的发展中,形成了九大类型,现按照时间顺序一一介绍。

一、甲骨文

甲骨文三个基本要素:用笔,结字,章法。

商代武丁时期的作品,风格豪放,字形大小错落,生动有致,各尽其态,富有变化而又自然潇洒。

二、金文

金文稍粗,古朴,有金石气。

三、石鼓文

石鼓文是我国最早的石刻文字,世称“石刻之祖”。它的字体是典型的秦国书风,并对后来秦朝小篆的出现产生了很大影响。

四、大篆

有了较一致的造字原则和风格,书写也更加讲究美观,逐渐形成大篆体。

五、小篆

其笔画停匀,圆健遒劲,结体平稳,上密下疏,沉着舒展。

六、隶书

(1)隶书的出现是书法发展史的一大关捩(liè),隶书的波磔运笔意味明显加强,具有浓重的装饰趣味,隶书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在汉代盛行。

(2)汉隶的代表作有《衡方碑》《张迁碑》《曹全碑》《礼器碑》《石门颂》等。

(七)草书

(1)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书写便捷,彰显个性,又分为章草、今草、狂草。

(2)代表作品:唐朝张旭的《千文断碑》《古诗道》、怀素的《自叙帖》等等,张旭史称“草圣”。

八、楷书

(1)特点在于规矩整齐,是字体中的楷模。楷书的出现标志着汉字的方块化已经定型。

(2)东汉末年的钟繇堪称“楷书之祖”,他和东晋的王羲之合称“钟王”,对后世影响极大。

(3)“楷书四大家”:唐代的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与元代的赵孟頫。

九、行书

(1)王羲之创作了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他擅长楷书、草书和行书,后人尊其为“书圣”。颜真卿创作了“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苏轼创作了“天下第三行书”《寒食帖》。

(2)蔡襄、苏轼、黄庭坚、米芾被称为“宋四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书法,是世界上少数几种文字所有的艺术形式。其中,“中国书法”是汉字特有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
    大為師道阅读 2,401评论 3 15
  • 中国书法在久远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民族艺术,具有鲜明的特色和深厚的传统。一般说书法分为篆隶楷行草五种...
    大為師道阅读 783评论 0 12
  • 中国书法的字体繁多,但主要的有篆书、隶书、楷书、行书和草书五体。 篆书,包括大篆和小篆。大篆包括甲骨文、钟鼎...
    高卫中阅读 2,364评论 0 1
  • 表情是什么,我认为表情就是表现出来的情绪。表情可以传达很多信息。高兴了当然就笑了,难过就哭了。两者是相互影响密不可...
    Persistenc_6aea阅读 126,468评论 2 7
  • 16宿命:用概率思维提高你的胜算 以前的我是风险厌恶者,不喜欢去冒险,但是人生放弃了冒险,也就放弃了无数的可能。 ...
    yichen大刀阅读 6,135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