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王崧舟老师《荷花》教学实录有感
越过18年的光阴回望,我们依然会被王崧舟老师《荷花》教学设计中的智慧与美感动。细读实录,荷香袅袅,齿颊生香,余味悠长。
一品教学设计——简约不乏深度
本文共四个板块。
(一)呈象感形——你看到了怎样的荷花。“今天咱们学《荷花》这篇课文,哪些同学看到过荷花? ------我们一起来欣赏,看完后交流。”看似寻常的开端,却打开了学生的话匣子,优美的旋律,美丽的荷花,唤醒了学生对荷花,对美的向往,自然也达到了教师的设计意图,初步感知荷花。
(二)诵读感知——作者怎样看荷花。“这么美的荷花,同学们还想看吗?打开课本,咱们到书上去看荷花。”一个问题,吹皱一池春水。表面上看,这个环节始终在探究“作者是怎样看荷花的”。其实醉翁之意不在酒,教师不是真正要学生去寻找一个确切的答案,问题本书只是为学生提供了一条走进文本、走近作者的路。由第一个板块学生眼中的荷花,再到作者眼中的荷花,这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比较,更是学生内化提升的一个关键问题。同学眼中的荷花无非就是美,那作者是如何将看到的荷花表达出来的呢?一个问题,巧妙地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的表达,真好!此外,问题的答案开放多元,学生无论怎样表达都没错。这无疑再次给了学生一个感悟表达的平台,让学生的思维之花在课堂徐徐绽放。
(三)品读悟情——“冒”出来的荷花。这个环节,让学生聚焦最美的句子,圈画点注批,美在哪里?此环节是一大亮点,尤其是“冒”的教学,更显示了教师深厚的底蕴。首先要细致深入地解读文本,否则发现不了“冒”这个文眼;其次,针对“冒”的设计做了充分的预设。在此,王老师用了三招进行教学。
第一招,巧妙引出。“我也来读个句子大家听一听”,引出了“冒”的教学,这既是一种课堂引导的功力,也是一种前置性的预设;
第二招,换词品析。“冒还可以换成别的什么字眼”?这个问题我们在课堂上也经常运用,学生能够说出“冒”的好处,好在哪里,也能够进行换词练习。然绝大部分的老师的教学到此就会结束。
第三招,怎样地冒。这是本课最令人称赞的地方,这就是大师之所以为大师的地方。一般的老师会让孩子将所换的词和“冒”进行对比,如“你觉得哪一个字好啊”或者“作者为什么不用别的字而要用这个字呢”?这其实是个伪命题,你的问题其实就是在告诉学生“冒”就是比别的字好,大家只要找到好在哪里就可以了。但是王老师却在这里加了一个环节“你觉得荷花从挨挨挤挤的荷叶之间怎么样地长出来,才可以叫做“冒”出来?”这才叫真正的语文训练!所谓大师就是比一般人多往前走了一步。品析一个“冒”在,意境全出,功力尽显!
(四)移情入境——我就是那一朵荷花。同学们,尽情地展开你想象的翅膀,假如你就是一朵白荷花,你最想说什么?最想做什么?此刻的练笔,水到渠成。上一个环节,一个个风情万种地“冒”出来已激发了学生的表达的欲望,此刻老师给孩子提供了一个表达的平台。结课环节,王老师深情地诵读了一首荷花的诗作为一节课的收尾。诗意在课堂缓缓流淌。无论是作者写的荷花还是孩子们看到的荷花,以及诗中的荷花,所有的一切都汇成了孩子心中的荷花。至此,每个人心中都绽放着一朵美丽的荷花。
一节课四个板块,环环相扣,简洁不乏深度,优美中诗意流淌。正如李志芳老师所评价的那样“读与写的结合,鉴赏与创造的过渡,审美与想象的衔接,一切浑然天成。”
二品课堂引导——平淡中显魅力
纵观这节课,王老师的课堂引导非常巧妙。
看点一:如何依据学生回答来点评引导。
课堂上,王老师依据学生的回答巧妙地点拨提升。“你关注的是荷花的颜色。但老师有个建议,能不能为荷花的颜色换上一个美美的词语?”“好一个千姿百态!比老师刚才说的那个“各种形状”要强一百倍!”------
纵观王老师的点拨艺术,有归纳式、鼓励式、提升式、建议式、点评式、纠错式等。引导点拨彰显的是一个教师自身素养。既要有预设,又要有随机生成。
看点二:如何在课堂引出自己要教学的内容。
相信关于这个问题老师们最为关心。我们来看王老师是如何做的。“现在老师也来读一段话,看看你能发现作者是在怎样看荷花的?”再如带领学生品析“冒”时,“老师也来读个句子,你们体会体会,这个句子美在哪里?”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课堂节奏的把握。当学生没有提到我们要重点强调的句子时,一定要沉住气,要选择恰当的环节引出,切不可生拉硬拽。
看点三:如何借助随机生成来引导学生。如在想象写话的环节,一个学生这样分享到:我是一朵孤独的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我希望自己变得越来越美丽,我多想找几个小伙伴跟我一起捉迷藏啊!王老师引导:谁想跟这多荷花交朋友?(生纷纷举手)师:不孤独,你瞧,他们都是你的朋友。其实,这样的处理我们也能做到。但课堂上老师们总是过于关注自己而忽略了对学生的倾听,如果我们能提前将课堂设计烂熟于心,上课时将注意力集中在学生身上,认真聆听,和学生进行对话,我觉得我们的课堂引导能力会进一步提高。放开自己,拥抱课堂,走进学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