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靜緩慢的德國文化 給我的幾點棒喝

「國族文化」是一個國家的人民,對於他們所相信的核心精神具有的普遍共識。

 德國這個二戰後好不容易重新爬起來的國家,浴火而重生的力量,從頭構築了一個嚴謹、富  有條理的社會基底,冷靜、公平、合理成為德國是德國文化最底層的色彩。因為需要快速、  整體的"重新打造"被希特勒搗碎的世界,德國從崩潰走到如今強盛的地步,到底歷經了哪些過  程?

當中的思想和精神哲學又如何呢?

以下為德國文化給我提的壺罐得頂:

德國的「文件化」

將事物具體到精簡,文件化帶來的不是窠臼老掉牙,而是一種簡單的表述和完整的思想體系。

(因此個人認為,在德國的公務體系出來的人,肯定對於細節的嚴謹度和系統化思維有一定的認知)

重視簡單的思維出發並琢磨

德國人琢磨一切可以看到或暫時不能看到的細節,德國人在規劃事情上是很具體的。

(他們認為真正的快,實際上是建立在慢的上頭)

重視家庭和休假日

(商家總是在晚上六七點關,便利商店並不是所有服務都有的,這和o2o玩到極致的中國完全不一樣)

(這樣重視家庭生活,讓我反省到,我們亞洲人時常是一個psduo worker,psduo worker的意思呢

中文翻成:「偽工作者」,就是感覺很忙忙,但事情都落不到實處;他們把「質」守得很好,他們極度重視"注意力"

因此生活的平衡和放鬆讓注意力回升,是德國人工作效率好的原因)

投資在每一天,每一刻

把生活過慢把生活過得巧

(身為台灣人,我的觀察是我們總認為我要賺到很多很多的錢,在來享受生活; 或是等到我存了一筆錢之後,我就要開始好好地

學習投資; 等到我賺好賺滿,我才要開始做我真正喜歡的事情。但是賺到錢了之後,你真的開始會享受生活了嗎?  你真的開始研究起金融性商品了嗎? 你真的有喜歡的事情了嗎?真的別天真地以為,當錢有了之後,所有的事情都水到渠成了)

我想到tedx talk有一段我很喜歡的視頻:" why 30 is not the new 20"(為什麼30歲不是一個新的20歲)。別以為把結婚生子、工作養家都丟給30歲以後的自己,事情都是積累的,你沒有做你的概念還是一個寶寶概念。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