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风情,不止是在人文景观,更是融入生活的任何一个微小的细节。作为“万饰之王”的流苏,以杂而不乱的美,独具一格的美,丝滑而又顺畅的美,装饰着我们生活中的物件。
那么何为流苏?流苏是用五彩羽毛或者彩色丝线制作而成的饰品,整体造型为下垂的穗状,给人以飘逸悬垂的美感,多用于冠服,头饰,锦旗,扇子。早期它是着象征尊贵,可如今它已“飞”入寻常百姓家。
有道是“道家崇紫色,释门尚姜黄,才子香红佳人绿“回眸历史五千年,流苏的身影,早已出现。关于流苏的起源还需要追溯至古代重要的一种发饰—步摇。流苏常作为其他装饰物的配饰,其最初形态便是步摇的悬垂穗状物,后来逐渐应用于其他装饰物,亦形成具有特色的装饰品。《中华古今注》中明确记述:"殷后服盘龙步摇。"可见,步摇最早应该形成于商周时期,流苏出现的时间与之大体相同。流苏作为造型优美,又给人才高八斗,表示富贵的装饰物,一直为各代历朝所传承,并不断发展,从而行成今天的流苏。
现在的流苏被大众化了,普遍性了。最多的看到的地方莫过于在窗帘底下的一排。很难想到古代头顶的东西现在,竟在不起眼的地方,时代的快速发展,淡去了流年的芳华。对于学生最容易看到的地方是书里的书签,或是来自江南地区精致,玲珑的一把小扇子,每每将流苏从我脸庞微微划过,丝滑凉爽之意,褪去夏天燥热,引来古色书香之气,便引的我沉迷其中,在书里也许是它最好的归宿。
流苏继承了江南地区的风情万种,它形形色色隐匿于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