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和孩子们在一起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三月的阳光如清冽的泉,流泻了一室,春和,景明。

柔柔的光撒在孩子们脸上,璀璨,熠熠生辉。七、八岁孩子的脸,嫩生生的,若柳枝抽出的新芽。

窗外,春天在和煦的东风里自由、快乐的徜徉。

突然,“啊!”地一声尖叫,如锋利的刀划破肌肤,一片殷红。尖利的声音在静寂地空气中开了花,一群孩子的注意力刷得就从黑板上移开了。

课,不得不停了下去。

“嗡,嗡,嗡……”一只虫子的鸣叫声像一架小型飞机的轰鸣响彻不大的教室。

随着那虫子的叫声愈响愈烈,孩子们更加兴奋、躁动起来。

寻了那声音望去,一只硕大的昆虫在教室里嗡嗡地乱飞着,横冲直撞,左突右击。

一群孩子再也不能安分地坐下去了:站起身,踮起脚,伸长脖子,眼睛追着那虫子满教室转。

“是只蜂!”一个孩子嚷了起来了,接着一群孩子嚷起来了:“蜂!”

这声音还没落地,“啊,啊,啊!……”一声接着一声尖叫差点就刺破耳膜。有些胆小的孩子赶紧抱住头趴在了桌子上,嘴里不停地重复着:蜂,蜂!

“是蝴蝶!”又有孩子嚷了起来。这时所有孩子不由睁大了眼,抬了头紧追着那虫子看。

看着孩子们把全部心思都投入到了这只虫子上,如此兴奋地关注着这突然闯进来的小东西,我索性让孩子们看个够。或许一堂别样的课比单纯的语文学习对于孩子们来说要有意义。

何不就热切地关注一下这闯进来的飞行者呢?

“看仔细了,看看是蜂,还是蝴蝶?想想蜂是什么样子的,蝴蝶又是什么样子的?”我开始引导孩子们去观察。

一双敏锐的眼睛和一颗敏感的灵魂将会构筑起多彩的世界。

一群孩子开始七嘴八舌的描述着他们印象中的蜂和蝴蝶。

“蜂会蜇人。”

“蝴蝶的翅膀很好看。”

……

那只硕大的昆虫毫不理会一群人瞩目的视线,如无头苍蝇般一会儿撞向屋顶,一会儿又飞向窗子。

“不是蜂,蜂没有这么大,也不是蝴蝶,它的身子好胖,它不好看,蝴蝶是漂亮的……”孩子们继续七嘴八舌的议论着。

“那有可能是一种飞蛾。”我也跟他们一起热切地谈论着。

那虫子飞的太高了,于是大家一起随着那飞虫在教室里走动了起来。

那小小的飞虫就像一颗闪耀的星一般,聚集着大家的目光,孩子都在死死的盯着它不放,心中无数好奇的种子在萌芽。

突然,那小虫子趴在门上方的玻璃不动了,那薄薄的翅膀还在不住地拍打着玻璃,像在说着什么似的。

“老师,它要飞出去!”孩子们使劲儿嚷着。

“那我们要不要让它飞走呢?”我想让孩子们自己解决这个问题。

“要,放了它吧!把门开开,它就能飞出去了!”孩子们帮我出着主意。

门打开的那一刹那,那小虫子向箭一般飞向了更广阔的天地,眨眼间就变成了一个小黑点儿。

看着那飞向远方的小黑点儿,我的心一下子变的无比舒畅起来。

回过头,我问孩子们:“现在,怎么会有这小虫子了呢?”

“春天来了!”孩子们叽叽喳喳的像欢快的小鸟般。

从一开学,我就让孩子找找春天在哪里。原来,春天在孩子们的心里。

下课了,小陈毅像一只小鸟一样,向我飞了过来。“老师,老师,你说那会是一只什么蛾子?它叫什么名字?”那张因兴奋涨红的笑脸已经笑的像三月的桃花了。

“这可要把我难坏了,老师不是昆虫学家,我也不能给你一个准确答案,我也不能确定它叫什么名字。不过,我们可以去查查,找找答案……”我摸了摸这个男孩儿的头,心头有一种无言的喜悦在翻滚。

“昆虫学家,昆虫学家……”这个八岁的男孩儿一边重复着我刚才告诉他的这个名词,一边兴奋地飞奔出了教室。如蝴蝶,那小小的影儿在我的心头划过一道美丽的弧线。

在这个清风徐徐的早晨,春天跌跌撞撞的跑进了孩子们的心房。这新奇的感受在一片稚嫩的心田或许会长出健壮的幼苗,有一天终会枝繁叶茂。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