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处理框架

        我想, 对于一个曾经语文垫底的人,让他坚持写作,刚开始多半是不习惯的吧!嗯,肯定是,就这样安慰自己吧😆~

        上一篇“2018,行动起来”,但说说毕竟是简单的,至于怎么行动起来呢?

        思考,难得的陷入思考,感觉还挺深的,也抽象出了几个概念,矛盾、事情、问题、选择、极限等,然后以下是自己的一些理解:


        事情,在特定环境下,矛盾结果在主观(意识)标准尺下的描述!

        问题,某一已发生或即将发生事情,主线意识归为否定不好结果的描述!

        意识:

                主线意识,控制肉体的基本活动,所谓理性;

                非主线意识,如情绪,特定情况下会主导肉体,所谓感性;

                本能意识,如欲,特定情况下会主导肉体,所谓欲性;


        问题本身并不存在,只是特定条件下的规范!例如,同一件事情,对A是问题,但对B来说可能就不是了。又如,同一件事情,对A小时候来讲是问题,但对长大后的A来说可能就不是了。所以,问题本质是事情,而事情本身没有所谓的好坏,但具体到个人处境,每个主体的主观标准尺不同,可能就成了问题!

        最大的问题:如何面对、解决问题!百度下,可以搜到很多系统性的阐述如何解决问题,如词条问题解决、麦肯锡方法!同样,以下是结合自己的一些小结:

        A、事情分类:主动事情和被动事情(被动事情是指那些因为各种因素,身不由己必须做的一类事情) ;

        B、流程(主动事情):

            0、调整状态;

            1 、根据原则分析:做还是不做?       

            2.1、若不做,果断爽快些;       

            2.2、若做,进入解决问题流程;       

            3.1、若未完成事情,小结分析下次遇到同类事情的优化处理;       

            3.2、若完成事情,强化记忆转化成能力;

(主动)事情—调整状态——分析做与不做——若做,明确最终目的和截止时间——完事总结——积木索引

=============进阶实践===========

一、关键

1、列出不可以做的事情;

2、整理想到的待做事情;       

3、整理存在的问题;       


二、注意

事情阻碍因素:   

羞而不敢为:严禁,增加相关经验,克服;             

懒而不愿为:严禁,时间投资法;         

累而不想为:休息,劳逸结合;         

难而不好为:分解成足够小而不难的;

道而不能为:超出问题范畴,只能待能力提升了;


三、难点

选择,关联理论与实践中决定性、实际性的操作;

事情选择原则,每个人处境不同选择也不同(待后面补充);


四、理论

解决问题:

        A、方法

            扼杀小问题;

            分解大问题;

            提高能力,累积经验;

        B、步骤

            1、描述问题(现状/现象);

            2、通过现象分析可能的原因;   

            3、根据原因制定执行方案(包括目标前提、目标结果、目标节点)   ;   

五、小结

        能真正完成“一、关键”,说明你开始有了方向,很大可能会进入思考状态,开始反思、开始真正认识自己! (附解决问题草稿一篇)


        限于知识见识局限,这是我当下的理解,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努力坚持,期待将来能真正形成适合自己的、比较完善的事情处理框架体系,遇事不再感性般幼稚任性,让自己真正的成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