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知录】如果人生只有最后15分钟了,你想做什么?
今天来接着聊“活出自由自在的人生”这个话题,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感觉这段时间的持续阅读和觉知有些许正向的突破了。
话题依旧来自于《人类木马程序》这本书,已经看到最后集中实践部分,往日看完也就完了,最近可能感触颇深,对标题所对应的话题有了很深的感受,决定和大家交流一二。
这个话题的背景来自于这句话——
找到自己的木马程序,这些是阻碍我们自由意志、让我们身不由己、力不从心的根源。
这个话题是扫描、辨认出木马程序的方式之一,书中还分纬度提出了二三十个觉察练习,欢迎购买本书并且一起做练习而后交流呀。
说回正题——
你人生最后15分钟想做什么?
往下看之前建议自己可以也思考一下,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而你想做的事情往往喻示着现在没有做或者做的不够,这是指引我们活出自由自在生活的关键信号。
聊聊我的答案,选了三个,选出来的时候其实发现好些印证的事情也冒出来了。
①要向爱的人告白
你中了害怕被拒绝、对自己没自信、对爱不信任、恐惧、没有勇气的木马程序,这是你目前最需要处理的木马程序。
这是作者对应的分析。
还记得之前文章里提过自己大学期间的一次遗憾吗?
连续三次遇见一位有好感的小姐姐,但是每次都给自己找借口,不去打招呼,不敢去认识。
在后来的觉察中发现,其实自己常常有这样的表现——
面对自己想认识的异性,总会在念头涌现的后续立刻给自己设限、批判。
因为害怕被拒绝,不想体验哪怕只是可能被拒绝的难受,所以自己先拒绝了自己。
然而,这样其实也就阻碍了自己自由状态的伸展。
又为什么要离开的时候会想着说出来,甚至和以前有好感想认识的人都说出来呢?
大概都是想把某种堵塞的、未能被照见的东西流动起来吧。
这时候,也不怕被拒绝,因为任何负反馈在那个时候已经对我不构成伤害。
转念回来,现在被拒绝,又有哪些伤害呢?
好像其实根本没有,无非是不敢直视他人的眼光,以及,不愿面对被拒绝的难受。
可是,无论怎样,这都是一个概率问题。
就看最后,是因为可能得拒绝而放弃追求可能的幸福,还是因为想要可能的幸福而愿意去承担可能的拒绝了。
这确实是接下来需要强化处理的课题。
②要好好回顾生命
现在开始每天花15分钟回顾生命,不必等到最后一刻,因为那时候不一定有15分钟可以回顾。
这是作者给的建议。
写下这条的时候发现,似乎自己一直在往前走着,走得也挺快,不过有时候问到自己想做些什么时,口头禅居然是停下来和自己在一起一段时间。
静静感受一下走过的每一步,像看纪录片一样去感知并提取生命中的要点。
现在每天的东西是一种形式,不过两者的区别在于,文章是对外的思维层面的,而回顾,无论对内对外,更多是一种事实细节的展示,平静的论述,呈现。
可能这是我当前的限制,还有一些东西不敢真实呈现,也因为自己一直盯着的是前面,后面又有恐惧推动着,所以不敢停下来品味生命本身。
作者的一个补充问题——
“你比较怕死,还是怕长生不老。”
如果怕死,表示你还没好好活过。
如果怕长生不老,表示你的人生还没活出意义。
很多年以前,我就一直怕死,原因也就是,“我还没有好好活过。”
希望往后的每一天,可以多多选择让自己自由伸展,体验“活出生命本来的样子”是什么感受吧。
③想跟大家道谢
“你有跟自己道谢吗?”
作者在问学员,我看见了其实仿佛也在问自己。
因为,似乎确实更多地在和大家道谢,也因此,我相对很在意周围人的看法。
反而是自己,并没有怎么感谢过,也许,这也是自己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较弱的一个原因吧。
我的价值由别人定义,而不被自己认可和看见。
连带的,想到前两个月的闭关,“你有好好爱自己吗”。
这也是长久以来的缺失,并不爱惜自己的身体,也不照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把自己作为一个工具围绕着别人转,甚至是陌生的、不必要的人。
从来没有停下来问问自己,“你过得开心快乐吗?”
“每天花几分钟,不仅跟周围的人道谢,最重要的是跟自己道谢。”
也打算,每天的事情中,选择让自己觉得被爱的方式去活,身心的状态和能量流动会告诉我们到底是否在爱自己。
如果觉得自在轻松看一切都很美好,那可能是的。
如果觉得某些言行身体哪里不舒服,那就不是。
需要的话,你也可以一起做这两件事,感谢自己,也爱自己。
幸运的是,我们并非只有最后15分钟,我们还有未来漫长的几十年岁月。
希望未来的每一天里,我们都能将爱活出来,都能让遗憾少一些。
以上,诸君共勉,思之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