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该管(或不管)

孩子身上的大多数问题,都来源于父母对什么该管,什么不该管这个问题的认知不清。该严管的时候不舍得严管,惯出了孩子的一身臭毛病,该放手的时候做不到放手,阻碍了孩子的成长。

1、孩子没规矩得管

俗话讲,无规矩不成方圆。从小如果没有爸爸妈妈制定的规矩来约束他,孩子容易为所欲为,更不懂得判断自己言行是好的还是坏的。所谓自由就是让孩子在有规则的前提自由的活动。

立规矩要趁早,3~6岁是培养孩子规则感的重要时期,不要觉得孩子年纪小,就可以惯着,现在惯着,以后想管得时候就管不住了。

从小教会孩子了解社会规则,明确告诉孩子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开始会很难,但孩子成长后,会明白父母的苦心。

2、孩子不做家务要管

1938年,哈佛大学学者对456位少年进行长达75年的追踪调查,其中有一项结果表明:做家务的孩子,将来更有出息。

对比经常做家务和那些几乎不做家务的孩子,成年后二者之间的就业率为15:1,犯罪率也高达10:1。数据显示,做家务的孩子长大后更容易在所在行业内出彩,离婚率也更低。

在我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对北京、黑龙江、江西和山东四地,近2万多名小学生进行过一次家庭教育状态普查。这次普查结果也有类似的结论,调查人员发现:相比而言做家务的孩子比不做家务的,成绩优秀的比例高了27倍。

而且培养一个心疼你和懂感恩的孩子更重要。

3、孩子对长辈不敬(没有敬畏之心)要管

有的孩子就被惯坏了,对着老人呼来喝去,没有丝毫敬意。父母一定不能惯着,孩子出现对长辈没大没小或不尊重时,若父母没有适当纠正,长久下来,不仅会养成孩子霸道、不讲理的个性,在团体中也会成为不受欢迎的人。所以,家长应让孩子知道:拥有一颗尊重的心是很重要的,有礼貌的孩子会让他人觉得愉快、舒服。

不上学的孩子,是对上学没有敬畏之心;做傻事的孩子,对生命没有敬畏之心;不好好工作的孩子,是对工作没有敬畏之心;有些家庭在家里孩子就像皇帝,父亲就像太监,母亲就像宫女,小心翼翼地伺候的孩子,一家人都看着孩子的脸色说话做事,还想理理,不想理不理,走出家庭就没人这样惯着他,把孩子养成这样是一个家庭的悲剧。

4、孩子自私自利不能惯着

父母疼爱孩子,往往对孩子舍得花钱,对自己不舍得花钱,吃饭的时候,孩子喜欢吃的菜父母就想全留给孩子,自己一口也不舍得吃。

父母这样以孩子为中心,其实很容易养出孩子自私自利的坏毛病,什么好东西都想自己独享,认为父母甚至他人理所当然的得让着自己。久而久之,父母丢失了自己,而则孩子认为父母长那里得到东西是理所当然的,从而只知道索取,不知道回报,更不会想着去关心别人和感激他人。

不要随意满足孩子的需求,这样会让孩子对物质缺乏认识。克制孩子的占有欲,让孩子知道东西来之不易。让孩子学会延迟满足和学会分享。

5、孩子哭闹耍赖不能惯着

教育孩子,父母一定要有原则,不能总是对孩子妥协,哪怕孩子哭闹耍赖,父母妥协的次数多了,会让孩子形成错误判断:只要坚持哭下去,总能得到我想要的。

父母要有清晰的底线,有原则。

三规定天下,规矩、规则、规律。

6、孩子自己能做的事不要管

父母要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首先就要学会放手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哪怕孩子做的时候其实是在给你添麻烦。

不是孩子长大了家长才放手,而是你放手了孩子才能成正常,不是哪一个年龄段才放手,而是孩子出生后的每一个时刻都有需要放手的地方。

7、孩子自己能做的选择不要管

成年人选择着自己的人生方向,孩子同样需要选择。

父母要给孩子的选择权力和自由,小的时候学会选择自己穿什么,做什么。

总被父母控制和要求着,学着学那干该干什么,自己的人生就没有自由了,而且让孩子感觉到他好像是在为父母而活。没有一个人会动力十足的替别人做事,所以想让孩子在学习上动力十足,就要把孩子的事归还给孩子,每个人都想拥有一个自己说了算的人生,自己替自己做事,内心才更有劲儿。

想想曾经的我们多么讨厌父母的唠叨,左右,安排,甚至要挟,就知道了我们也不能在孩子身上犯这些错误。

8、孩子的秘密不要管

真正的了解是和孩子良好的交流,是走进孩子的内心,而不是窥探孩子的隐私。

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说,走向独立是现代人的基本特征之一,而拥有个人秘密并能恰当处置正是走向独立的要素,对于人来说,秘密往往与责任相连,并且要独立承担责任。所以,请允许孩子有自己的秘密,有自己的小空间。

有的家长偷看孩子的日记,查看孩子的手机,想尽办法监视孩子的一举一动,你监视来的结果有意义吗?只会造成孩子更大的逃离,所以在秘密方面对待孩子就像对待同事一样,哪怕他的日记本就在桌面上,也不要轻易去打开。不该你知道的,你不需要知道,你知道了也没什么好处;该你知道的,当你给孩子的心近了,他该给你说什么他自己心中就有分寸,在秘密面前家长更要尊重孩子。(对待爱人也一样)

教育孩子没有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不是每天都可以感激涕零,更多的时候是平平淡淡,甚至一地鸡毛,但我们要在这些小事中去梳理自己,清晰自己,做一个有心的父母,在生活的点滴中去影响孩子。

有远见的父母,懂得在该严管的时候严管,让孩子懂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在该放手的时候舍得放手,让孩子学会飞翔,勇敢地搏击风浪,这才是给孩子最好的爱。

学习家庭教育到现在,我觉得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父母,需要用爱、用心、用情、用行动、用科学的知识和正确的方法;不是一味的用说教、要求、控制和自以为是的爱。

20220128叶雪白每日一省1721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