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 ”这个概念由来已久,并且已经广泛应用在各个学科中,社会学中存在“社会碎片化”、“阶层碎片化”,传播学中存在“信息碎片化”,诺兰导演曾经拍过一部《记忆碎片》,其中的男主是“记忆碎片化”,然而碎片化时间与碎片化知识却是新兴词汇,这两个词广泛使用也不过七八年时间。
碎片化时间
本来并不存在碎片化时间这么一说.想象一下,在没有智能手机的年代,那些零散的时间能做什么呢?看杂志看报纸,还是给亲朋打电话问候?显然,我们很难手边常备报刊杂志,也没有那么多关系需要维系;惜时如金的员工可能拿出笔记本计划一下当天的日程安排,学习紧张的学生可能拿出《数理化公式手册》背背公式,但是这种肯定凤毛麟角,早/晚高峰的公共交通没有那么大的空间和稳定性让你写写画画,嘈杂的环境下背公式多半也是左耳进右耳出 。所以对于十多年前的人们,等车、排队这种零散的时间,九成以上都无奈地流逝过去了,并不是人们不想利用,而是不知道如何利用,找不到一个利用的途径和方式。
但是由于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移动互联网的渗透度提高,这种情况改变了。人们越发发现:在等车/排队、休息间隙这样零散的时间中,可以用来做很多事情:五分钟可以看几条新闻,十分钟可以玩一局手游,十五分钟可以看两三篇深度的评论文章……所以就有了碎片化时间这个概念,我将碎片化时间总结为以下三类:
等车/等电梯/出行/上厕所这类的等待时间。这类时间是客观存在的,个人很难做到完全的把控。
工作/学习的间隙。这类时间明显个人能够把控的,起始时间点与时间长度完全由个人而定。
醒后/睡前。并不是说醒后/睡前都是碎片化时间,我周围很多人有睡前读书三十分钟的习惯,那这部分时间就不能归为碎片化时间。而对于早晨醒来刷一下朋友圈,晚上睡前刷一下知乎(或者微博/朋友圈/简书……),这就要归为碎片化时间了。
碎片化知识
碎片化知识是与碎片化时间应运而生的。
碎片化知识与系统性知识相对。在学校上课学的是系统性知识,工作后的技能培训也是系统性知识,专业相关书籍是系统性知识,参加一个专题明确的讲座或者沙龙,也可以理解为系统性知识。
那么对于碎片化知识,我的理解是:碎片化知识就是我们常说的“见识”,可能是社会“见识”,也可能是专业“见识”,特点是杂而不深,有些只是谈资,有些能够给我们的工作提供思路,但也仅限为思路,无法对工作提供立竿见影的帮助。
碎片化知识最大的作用是开拓视野,作用类似于报刊杂志和专业期刊,对这类知识重在积累,而不是应用,这类知识对我们的帮助是个长期见效的过程,如果指望着通过学习碎片化知识,在专业素养上突飞猛进,成为行业大牛,有点不太现实。
碎片化学习
前面铺垫了这么多,终于要进入本篇的重点了,那就是碎片化学习。
什么是碎片化学习?我的定义是: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碎片化知识。不错,这里有两个重点:碎片化时间和碎片化知识。
整块的时间学习碎片化知识,会造成“时间碎片化”,好像学到很多内容,但都是浅尝辄止,对知识的理解浮于表面,真正消化吸收的内容很少,尤其是在知识点之间,形成了更多的碎片化时间,这无形中造成了时间的二次浪费。
那么利用碎片化时间来学习系统性知识, 会有什么问题呢?
首先会造成学习的不连续,这对系统性知识的学习是致命的;
其次会缺少思考时间,变成为了读书而读书,久而久之还可能形成学而不思的不良习惯;
最后,学习效率大大降低。本来碎片化时间就是较短的,每次启动学习时,还要回顾上次学习内容,这种效率莫不如闭目养神养精蓄锐。更有甚者将碎片化时间直接变成了整块时间,原计划读书十分钟,变成了读书一上午,打乱了一天的计划和安排,更不可取。
我认为对碎片化时间有强烈利用意愿的同学,必然是工作/学习压力较大、时间紧张、有强烈的自我提升意愿的,之所以思考如何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寻找更高效利用时间的方法,本质需求是提高工作/学习效率,将有限的时间尽可能充分利用,从而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水平。
为了满足这个本质需求,我有如下几点关于碎片化学习的原则和方法,也希望大家能够多提出建议,我们共同讨论。
1.碎片化学习也是学习,依然要遵循学习的“基本法”。
这里的“基本法”就是指学习的基本方式,即阅读、思考和记录。很多同学认为碎片化学习就是用手机或者pad看公众号文章、专业论坛或者刷知乎,但这类操作都不能称之为学习,其缺少了学习最重要的一个步骤——记录,如果不将思考结果及时记录下来,一闪而过的智慧结晶很容易消逝。
俗语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及时将自己所学所思记录下来,并定期整理,这不仅是学习的正确方式,更是碎片化学习的正确方式。
这里提醒一下:如果细心留意就会发现,我们在高中大学形成的大部分优秀的学习习惯,对碎片化学习都适用,而且更好用。
2.碎片时间尽可能短,尤其是主观制造的碎片时间。
碎片化学习的效率低是共识,很可能还没有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就已经完成了学习或者时间结束,所以每一次的碎片化时间要尽可能短。
一些碎片化时间是无奈之举,比如等车、排队,这些碎片化时间的产生与长度不是我们的主观意识能够左右的,因此对于这部分碎片时间,我们只要安排正确的学习内容即可;但是对于我们的主观因素可以左右的碎片化时间,甚至是我们自己制造的,比如醒后/睡前,那我们就要思考,对于这部分时间安排过久的碎片化学习是否合适。
列举一个很常见的场景:洗漱之后躺在床上,想利用睡前这段时间阅读一两篇行业博客,看完一篇文章之后,已经有点困了,但还是想再看一篇;两篇文章都读完已经过去了半个多小时,自己几乎已经进入浅睡眠状态,不仅对第二篇文章没有足够的思考,也影响了休息和第二天的工作状态。
那么,如果只读一篇文章并深入思考、记录,然后按时睡觉,不是就成为一个兼顾学习和休息的方案了么?
3.要预估碎片时间,针对性地安排内容
不能“随心所欲”,更不能影响原本的工作/学习计划。
等电梯的时候,不要阅读深度文章,否则坐到工位上后,很可能要再看上几分钟直到看完才能开始工作;回复偶然性的微信消息时,不要顺便刷朋友圈或者看公众号,否则可能会被老板瞪上个十分钟;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4. 对于不适合进行学习的碎片时间,不要进行碎片化学习。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之所以提供开会休息和课间休息时间,是为了让我们养精蓄锐,为接下来的会议/课程做好精力上的准备,而不是让我们去思考另一项工作/学习内容,即使想利用这个零散时间,思考会议内容或者学习难点,也比学习不大相关的内容,效率要高得多。
5. 系统性学习为主,碎片化学习为辅
系统性学习是基础,碎片化学习是延伸;系统性知识重点在深度,而碎片化知识的重点应在广度,千万不可本末倒置。周末一个下午的时间,阅读一本专业书籍,肯定比上网看二十篇“干货分享”,收获大得多,不信请试。
6. 要注意碎片化知识和系统性知识的转化
对感兴趣的碎片化知识进行专题性地系统学习,将其变为系统性知识,并进而整合成为自己的方法论。
举例来说,在一次碎片时间中读到了关于需求的一篇文章,我认识到了自己对于需求的把握还不够准确,那么我就可以安排一个整块的时间,阅读几篇关于产品需求挖掘、把控的文章;并复习自己已有的关于需求的笔记,将知识重新整合,成为自己的方法论,甚至可以发表在社区里和大家交流讨论。这样不就是将碎片化知识转化为了系统性知识,增加了知识的深度吗。
其实对碎片化时间的把控,又何尝不是自制力和对自我的把控呢?很多人抱怨碎片化时间太多,那么是不是要思考工作中不够投入,学习时容易走神,导致自己强行将完整的时间“打散”了;同样,很多人抱怨没有时间阅读,视野越来越窄,那么是不是要反思自己没有将很多碎片时间有效利用,导致时间利用率偏低呢?
积沙成塔,集腋成裘的道理大家都懂,碎片化时间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现在很多的互联网产品,也倾向于更多地利用用户的碎片化时间,或者说是协助用户更高效利用碎片化时间。比如今日头条的个性化推荐,帮助用户过滤掉不感兴趣的新闻,协助用户将时间更集中地应用在感兴趣的新闻上;再比如一些干货分享类公众号,在发布的文章推送中,加入了全文字数与阅读用时,协助用户更好地把控时间,增强了用户的“把控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