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翻曾经推荐了许多人,在《会稽典录》中,将虞翻推荐的官居高位的、出名的人的记录。
会稽典录:丁览四代
丁览,字孝连,八岁死全家,家里没什么财产,于是他清身立行,用意不苟,将遗产都给了堂弟,以“义让”出名称。
后来担任郡功曹,又出任始平县长。他为人精微絜净,门无杂宾。
孙权对他非常的赏识,然而还没等到提拔他,就病死了,孙权感到挺悲痛,对他的后代特别照顾。
丁览的儿子丁固,字子贱,本名丁密,避滕密,所以改名为固。
丁固还在襁褓中时,阚泽觉得这个孩子非常有潜质,说:"此小子以后必定时公辅。"
虽然丁固年少丧父,和母亲独居,家里贫穷,族弟又孤弱,同甘共苦。
虞翻写过一封介绍信,推举丁固:"丁子贱塞渊好德,堂构克举,野无遗薪,斯之为懿,其美优矣。令德之后,惟此君嘉耳。"
后来丁固功成名就,孙休为吴帝的时候,丁固为左御史大夫,孙皓即位后,丁固升为司徒。
孙皓生性残暴,丁固与陆凯、孟宗同心忧国,年七十六卒。
儿子丁弥,字钦远,在晋朝任官,官至梁州刺史。
孙子丁潭,官至光禄大夫。
会稽典录:徐陵
徐陵,字元大,曾担任过三个县的县长,在哪里都因为治理有功而出名,后来升迁为零陵太守。
当时朝廷在商议哪些人可以升为列卿之位,虞翻上书说:"元大受上卿之遇,叔向在晋,未若於今。"
其见重如此。
徐陵过世后,僮客土田被人侵夺,骆统为徐陵家提起诉讼,求丁览、卜清等人为其作公正,孙权答应了这件事。
徐陵的儿子徐平,字伯先,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就很出名,虞翻也特别喜爱他,多次称赞他的才能。
诸葛恪为丹杨太守,讨伐山越,认为徐平威重思虑,可与效力,于是请求徐平为丹杨郡郡丞,没多久又将徐平升迁为武昌左部督。徐平倾心治理,士卒都愿意为他效力。
一开始,徐平担任诸葛恪的下属,当时诸葛恪对徐平没有什么器重之意,到了诸葛恪辅政了膨胀了,对待徐平也更加疏远了。
然而后来诸葛恪被害,儿子诸葛建逃匿,被徐平的部曲抓获,徐平还是让他们走,后来被别的军队查获的,他行义敦笃的行为,都是这样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