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的谬误

从一个小故事讲起。

一天吃午餐,同桌的一个同事讲自己的养生理论——每天睡前一杯红酒可以促进健康。据说,每天一杯葡萄酒可以延缓衰老,抗癌,降低胆固醇,防止心血管疾病等等。

作为数据控,我利用一个午休时间查询相关数据和出处——表面上看确实如此,各种微量元素,各种白藜芦醇等等,把人看的一愣一愣。最权威的莫过于《自然》杂志援引一组统计数据,据称,在一项长期跟踪的统计学调查中,喝红酒的人对比不喝红酒的人,心血管的健康程度存在显著性差异。

于是,作为自我感觉亚健康的人,我也打算遵循此法,京东买点红酒喝一喝。一查之下,我才恍然大悟。额滴神啊,一瓶红酒,便宜的大约要100元左右。如果每天喝一杯,夫妻俩大约5天要喝掉一瓶。那每个月的红酒开支就要600元左右,比我的伙食费还贵。

延伸开想,试想一下,能做到每晚睡觉前喝一杯红酒的,一定是生活相对富裕,而且对自身健康关注度较高的人群。这类人,有更大的能力选择更健康的食品,并且可以享受更好的医疗条件,所以,喝不喝这一杯葡萄酒,他们在健康方面也能拥有“显著性差异”。

再在举个例子,如果统计劳斯莱斯车主和海马车主的平均寿命,肯定会得到“劳斯莱斯车主比海马车主更长寿”这样的结论。那当然了,他们拥有更好的生活品质,更好的医疗水平等等,如果据此得出“开劳斯莱斯”比开海马具有更显著的保健作用,那就滑天下之大稽了。

大家可能会觉得这类统计谬误离我们很遥远,其实在我们身边也无所不在。比如,2012年,海南有一段时间物价上涨非常快,某电视台的记者就在广场上通过随机采访路人的方式,想知道群众对物价上涨的看法。(她肯定以为这个就是所谓的随机抽样)。奇怪的是,记者一共问了10个人,有8个人回答“感觉物价上涨不明显”。于是,记者得出结论:经过调查,80%的群众认为物价上涨不明显。而其实,她选择的采访地点是海南最贵的商场望海国际,问的人也都是穿着体面来购物消费的女士。这样的统计结论,即使选取的样本再大,也会出现明显的偏误。

还有一个段子,2017年春节,央视记者在火车上做春运采访,挨个问大家:您买到火车票了吗?得到的答案都是“买到了”。于是,记者得出结论,今年的春运火车票一点都不紧张,大家基本上都买到票了。

所以,我们常说,不能相信直觉,要相信数据。但有时候,数据也是会骗人的,而且大多是“一本正经并且引经据典”地骗你。让你防不胜防。

所以,一定要睁大眼睛,尤其是在看到媒体引用“数据“并作出结论的时候,可能超过八成,这个结论都是错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家有亲侄儿,一岁零9个月。因出生时,五行缺土,吾与嫂商量侄名,我灵机一动,墨者,黑土也。都言黑土最壮实,又有文墨之...
    开心的泡泡阅读 822评论 0 2
  • 今天的工作一切顺利。 当时在豆瓣上看到青旅的招募信息加微信好友的另一家青旅的小伙伴今天来店里了,原来两家店是属同家...
    Annnnny阅读 169评论 0 0
  • 吃樱桃居然能治疗妇科病?抚州华山医院,樱桃能治妇科病吗?现在水果的种类很多,水果也是我们离不开的!它可以减肥滋养皮...
    hfhshksh阅读 229评论 0 0
  • 不了解一个人,请不要贸然评价! 很多时候,你看到的只是一种表象, 听到的,也不过是别人的片面之词。 每个人都有每个...
    1e853c0b96a8阅读 9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