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p1/2year·德国】新年味与仪式

仪式:火锅

和杨同学在德国四个多月后终于要迎来了春节,当我们聊到过年各自家里都有着什么仪式这个话题时,竟一时想不出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习以为常的事情似乎就该缺少重视一样。按往年习惯的过年就是一家人在家一起吃几顿丰盛的饭,亲朋好友互相走动拜个新年,也没意识到这重复的简单行为中有什么仪式感存在,只是一种约定俗成的普通习惯,反倒是离家越远才打心底体悟到其中的不一样以及蕴藏在这普通习惯里的念想。

往年偶尔逢春节需要出差工作的话也都尽可能避开除夕那天,争取回趟家也能感受一下一家人一起的气氛。若是初一不能在家走亲访友的话,再回来补过的时候也明显感受不到那个新年味儿了。或许那会儿还只是短暂的离开,虽觉得有些遗憾,但并不深刻以为缺少的是一起辞旧迎新的那种仪式所带来的人与人之间的温情感。

真正离家远了这个新年,身为海外学子的我和杨同学竟期待和重视起来过年的仪式。月初就按计划上德累斯顿的亚超(逢每月第一周六全场9折)采购年货,久违的各种火锅料即便不及国内超市的丰富却也是内心一阵阵欢快,竟是忍不住一回宿舍就准备火锅提前感受起本该属于冬日里的仪式。后来临近春节又去了趟亚超竟是找到了更多地方性特产,寿桃牌厦门面线、福州鱼丸,异国里能够看到如此熟悉的地方特产就止不住的开心起来,承载在这些特产背后的不仅仅是家乡的亲切感了,还有那些镌刻在内心深处的无数记忆。或许我们需要一包恰恰瓜子来代表一下春节该有的消遣方式,杨同学说她们的过年还需要一包旺旺雪饼,于是这些都成了我们准备中的熟悉的年货。尽管我们并不是很喜欢嗑瓜子,也没有多爱旺旺雪饼,但这就是我们觉得在异国他乡也该有的年味。

仪式:合影

感恩除夕当天杨同学还特意起早整理拖洗了宿舍,算是完成了新年仪式中的大扫除环节。上完课将近中午十二点的我正好回来赶上了她已经在准备火锅材料,正好来得及边吃边看国内的春晚节目,完美地用当地的一个下午来同步了国内除夕,同时还能与微信上的亲朋好友互道节日祝福。《难忘今宵》唱起的时候,下午五点多的天也微暗了,听不到此起彼伏的炮竹烟火声才想起身在德国。国内的除夕夜落幕了,这里则再五六个小时过后就又可以与家人视频拜个大年初一的早年了。为这特别的新一年过出了熟悉的年味与仪式。

那些看似理所当然的行为只有换了环境才能感受得到么,或许也不尽然,重大事件的影响可能效果更佳明显。对比国内的2020新年因为新冠型病毒的严重影响已经取消了很多大家习惯了的新年仪式,虽然会觉得寡淡了一些,但回归留守家里确保各自安全的同时也给人以更多的时间来做一些思考,比如有什么样的仪式是理所当然的么?我们愿意为了“大”家的安全而暂时放弃了“小”家的热闹是不是更觉这些仪式感的价值。

这样的体会大概还是因为外界(环境与重大事件)的刺激才让自己的察觉有点儿敏锐起来,习惯性的路径依赖容易让人忘记原本坚持的很多行为背后拥有着什么样的意义。突然有些明白之前出差在国外遇见华人们依旧保留舞龙舞狮闹春节的传统仪式以及给亲朋好友派发新年红包所代表和传递的仪式意义感。这些一点一滴我曾经不以为意的行为活动不仅仅是一种过年的气氛,更是对于一起营造这个气氛的我们一起经历岁月的见证,而这些仪式就是生活赐予我们的意义所在,正如我们备年货、大扫除、吃火锅、看春晚、拜新年这一整套的流程下来,不仅仅是新年味与新年仪式,更是一种我们赋予岁月的意义。

仪式:合影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过腊月二十五,年的喜庆发酵一样弥漫在大街小巷丶乡野山村,家家户户更是忙着置办年货,打扫卫生,街上更是熙熙攘攘,人...
    生活语文阅读 5,429评论 0 1
  • 买年货 张嘉琪 今天早上,随着闹钟像鸡叫的打鸣声,我渐渐从睡梦中醒来。妹妹也听到了闹钟的声音,在床的另一...
    风儿朵朵阅读 4,084评论 0 5
  • 20190221 霾 应该说些什么呢? 计划一大堆,最后都没实现,惰性与生俱来,勤奋难以找寻。不想说应该怎么样的话...
    秋秋小Q阅读 825评论 0 0
  • 谁在呼唤 寂静的森林 没有风 回声从中漫出马蹄 在岩石上 铺开一面镜子 镜子里 是一场困惑 语言已经干枯 孤寂...
    自耕者阅读 1,241评论 0 2
  • 云随旷野平 风伴晚霞轻 天光逐夜色 铁剑磨苍穹 长河九万里 苍山八百峰 一路英雄曲 唱于何人听
    涛涛不绝82阅读 3,093评论 1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