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阅读的方法》Day9࿈༒⇢——《棋局》
“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撞上一些别的什么,反弹回来,才会了解“自己”。
——〔日〕山本耀司
➡️️看见这句话觉得很奇怪,不是常说要做自己吗?为什么会看不见自己?
➡️️读了罗胖的介绍才知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那么我们要怎样看待自己呢?前面罗胖说的“站在上帝的视角看”。也就是站在不同的视角和高度看自己和他人。
比如:欧阳修和苏轼这两个人,在初中语文课本上,分别是下面这个样子: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现在江西永丰)人,宋代文学家。
苏轼(1037—1101),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宋代文学家。他们到底是什么关系?打过交道吗?有恩怨吗?彼此欣赏吗?有共同的朋友吗?中学课本来不及讲这些东西,我们只好到更多的书里去找。
放眼整个北宋100多年的文坛演化,我们才能看清欧阳修和苏轼之间的真实关系。
他们既是忘年交,又是前辈领袖和接班人。欧阳修对苏轼说的那句话,“我老将休,付子斯文”——我老了,将来这大宋朝的文坛领袖就是你——原来,不是一句泛泛的客气话,而是很郑重的衣钵托付。
如果继续深究,我们还会发现,这样的文坛门派,其实也并不是单纯的“文学”。诗酒唱和的关系,也是政坛斗争的资源,背后隐隐然浮现出王安石变法时期的政潮,以及后来的“蜀洛朔党争”。
如果你喜欢宋史,顺着这条线往下追踪,你会看到各种道义立场、朋友恩怨、官场暗斗、性格缺憾的纠缠。当这盘大棋在你眼前铺开之后,你会掩卷长叹:很多看似简单的黑白善恶,都是局中人的暗昧和无奈。
➡️️不同书中,以不同人,不同事来看待同一个人,同一件事。
➡️️如果你读过诗人约翰·多恩(John Donne)那篇著名的布道词,你会知道——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可以自全。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片,整体的一部分。”
➡️️往下深挖一点,你就会发现别有洞天,书会带给我们更多稀奇的视角,更大的收获!
让我们来一起在书中遨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