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坑你其实不必跳进去
中国有句古话叫“不撞南墙不回头”,其实说的就是人的大脑不听劝。别人说的只是别人说的,这只能作为我行动的参考而非行动的指导。而亲身经历一个负面事件所带来的情绪反应要比看着或听说别人遭受一个同样的事件所感受道德强烈的多,形成的情绪记忆也更长久。
当一个人看到周遭的人都在炒股发财是,他自己也许会考虑自己是不是也该哪一些钱来买点股票试一下。看到别人发财而自己却双手空空,心中的滋味肯定是不太好受。也许在和别人的交往过程中也会有些许的自卑。在他深思熟虑之后,决定要放开手脚大干一场的时候,朋友却劝他别炒股,这里的水太深,赚钱太难了。他听完之后肯定会火冒三丈,心想你炒股赚钱了,我想赚点钱你就拦着,亏你还是我的朋友。不行,我一定要干场大的让你好好瞧瞧。当他把手中的全部家当都押到股市的时候,熊市来了。眼见无法脱身却又回天乏术的时候,他会觉得朋友的劝告真是金玉良言,可惜已经晚了。
许多的时候,别人讲给我们的道理只是别人的道理,而我们还有自己的具体情况。“你说的没错,但并不适合我”,“他们是他们,我是我,我跟他们能一样吗!”。这两句话可能会成为你抗拒别人劝告的潜台词。
你一定要亲自试一下才会死心。这样的人生其实是很低效的。人家牛顿这样的大人物都知道站在别人的肩膀上看世界,你也应该这样。
有些坑你不必亲自跳进去,因为坑里已经满是别人的脚印。你要做的就是知道别人是如何掉进去的,又是如何从坑中爬出来的。你要从别人的经历中学会如何绕过这个坑,以后还有学会如何绕过这一类的坑。这样你才能让自己的成长之路变得更平坦一点。
失败不是成功之母
人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学生们从小就接受这样的教育,所以就造成了许多人“见坑就跳”的心理,认为从失败中总结的经验对自己更宝贵。其实,这只是一种错觉。有这种思想的人忽略了理性的力量。我们其实是可以从别人的失败中学习到同样的经验和教训的。在你进坑和出坑的这段时间里,你的同伴如果绕开了这个坑,结果就是他比你走个更快更远更稳。
“别人的失败是你的成功之母”,你只有明白了这句话之后,你才会对人生有一个更本质的认识。有些事情你不必一定都要亲自去尝试,因为有些事情会得不偿失。我们要想成长的更快,就要学会“借力”和“借势”。人的双腿一天也走不了200公里,但是借助骑马就可以走的更远,借助飞船就可以冲出太阳系。改革开放式,经商很容易发财。网络普及,电子商务开始出现并且流行。移动互联时代,各种网红遍地都是。有时候,凭借个人的能力你很难改变周围的环境,但是你可以改变自己的认知和思维方式。
住在你大脑中的原始人
道金斯的《自私的基因》读完之后,让人有后背发凉的感觉。人类的第一要务是要世世代代做基因的传播者和守护者。我们的行为模式已将编写在我们的DNA之中。在知道这个消息之后,你也许会有些沮丧和失望,但是你不要担心,后面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消息在等着你:“你的大脑可能也不完全听你的”。
你的行动在很多时候是受大脑发出的本能类的指令控制的。例如贪婪、嫉妒、短时、冲动,这些本能也许在远古时代曾经成功让人类的祖先占据了生存繁衍的优势,但是我们现代的生活环境和远古时代相比已经发生了沧海桑田的变化。人类已经从工业时代进入了信息时代,而且时代进步的脚步越来越快。这就造成了一个尴尬的结果:我们的大脑进化没能和这个时代的变化同步。因为进化是需要时间的,人类几百年的世界从工业时代到信息时代,而这区区的几百年对漫长的几十万年来说真是非常的短。进化的齿轮需要经过一代又一代的繁衍来驱动。大脑的进化速度和时代进步的速度脱节,人们依然在使用着适应远古社会的心理法则在现代社会生存。所以,你的大脑中住着一个原始人。
人类的大脑是经过漫长的进化“堆积”而成的。从爬行动物到哺乳动物再到高级灵长类。大脑从原始反射模块到拥有情感模块再到高级认知模块,是一步一个脚印积累进化而来的,而非上帝预先编程架构好的。负责理性思考的认知模块出现的世界较晚,所以人很多时候的表现是本能化的。人们喜欢吃甜食,因为甜食可以迅速地给身体提供热量,在食物匮乏的远古时代这是一个很好地选择,但到了现代食物非常丰富的情况下,多吃甜食就会给身体带来各种问题。人们害怕关在笼子里的狮子,却在闯红灯时对疾驰而过的汽车面无惧色,虽然汽车酿成的交通事故无数。原因是我们的大脑仍然停留在那个远古的时代,在那个时代是没有汽车这个物种的。
电影《后会无期》中有这样一句台词:“知道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每个人听完之后都会有各自不同的感触。当时我听到这句话之后,心中想着这个问题有解吗?总之,当时的第一感觉是很无奈,每个人都读过、听过很多的道理,但是不是每个人都可以从普通变成优秀。道理我都懂,但就是改变起来太困难。
哲学家休谟曾说过“理性拥有是感性的奴隶”。晚上熬夜追剧,明知道这样不好,却依然无法让自己的屁股离开沙发。早上的起床铃叫个不停,明知该起床做事却顺手把把闹铃关掉了,没有办法把自己的头离开枕头。
你喜欢做的事情不需要理由,因为理由只有一个:你喜欢。你不喜欢做的事情却需要找来一堆的理由也未必能够说服你的大脑去做这件事。为什么改变自己的习惯是这样的难?因为习惯这东西是自我巩固的,是一个正反馈的过程。你越不愿意思考,你的大脑就越懒惰。你的大脑越懒惰,你就越不愿意去思考。
有的人为了逃避思考愿意去做任何事情。
你不光要学会思考,还有学会反思。你不光要学会反思,还有学会反本能的活着。如果你只是按照自己的本能在这个世界上活着,那你和动物有什么区别呢?你要依靠不断地学习来积累知识,去不断改造你头脑中的那个原始人。让他逐渐和这个时代同步,让他也可以用理性的思考来看待外部的世界。这也许和《象与骑象人》这本书中所说的那样:想要改变,就要了解大象的脾气和秉性,否则,改变将非常困难。
当你了解了头脑中的那个原始人之后,通过不断地和他沟通与合作,使得你们的关系更加融洽,然后就可以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共同奋斗。只有这样,改变才会发生,你的人生才会变得不同,你才能跳出原来那个无限循环的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