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日常生活中需要使用语言进行交流和沟通,但语言带有一种模糊性,所以,造成了各种交流上的障碍,也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造成了许多困扰。
在单位的时候,我的部门经理是一个会制作各种图表,作着精美的PPT,搜集着各种数据,可以把这个在公司的大会上进行着演示,其实,实际工作中的情况他却是不了解的,就连客户在哪里他都不知道,但因为图表的出色制作,他在公司也混得风生水起。
在和我们部门员工开会的时候,也会给我们画出一张张大饼,让人听了就会有一种向往和冲动。可遇到了我这佛系青年,他的策略就失去了效力,我不要大饼,只要你现在可以给我什么,没有业绩,那大饼都是空话,永远存在于幻想之中。
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大家好好干,我不会亏待了大家的。这样的话,总是听起来耳熟,一个不会亏待,就给人留存了很多想像力,但结局是大家都觉得亏待了自己,才想起当时问一下不能亏待的底线是什么就会清楚地知道结果了。
这就是语言的模糊性带来的后果。
语言也会有鼓动性,这也会带来人与人之间的误解和错解。
记得有一个视频,一位老人正在双杠上悠荡,一们年青人一边录着小视频,一边赞美着,看啊,看啊,这就是刚退休的老大爷,人家多年锻炼,不但能玩双杠,还能翻跟头。老头笑得露出了一口大白牙,在开心的笑声中他翻了跟头,直接落在了地上。
事后采访,问老人怎么回事,老人说,我那天在公园玩,一个小崽子在一边说我能翻跟头,我就翻了,然后我双眼一黑就什么也不知道了。再看老人的嘴里那口白牙残缼不齐了,一个跟头就给翻没了。
在别人的赞美声中,不知道自己的能力,以为自己真的能够达到那种想像的效果,后果只能是吃苦受罪了。孩子在赞美声中,尝试着做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学会了翻身,学会了爬,学会了走路。当人真正会走路之后,才是摔跟头的开始。老人在赞美声中,忘记自己的能力,忽略了自己所做事情的后果,所以摔了跟头。
人与人之间的误解很多是由于一句话,有时是一句气话,有时是一句误解的话,就会造成友谊的小船在阴沟里翻船了。
有时候,我就在想,小鸟的叽叽喳喳是在交流吗?不知道它们在说些什么,但却能感觉到它们的高兴与快乐,那如音乐会一样的叽喳声,总能表现得如交响乐一样,激情而热烈。没看到小鸟会因叽喳而误解,也没有看到小鸟,会因为误解而生气。
只有人类有着高级的语言系统,却也因为高级而产生了各种误解。这到底是人类之福还是人类之灾,如何善用语言的工具,才能发挥出它的价值呢?
在生活中少些语言的障碍,多些真诚的对待,也许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顺畅,人与人之间的心更舒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