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物语

图片发自简书App

 听说过不少和筷子有关的故事,其中有三个堪称经典!

    第一个是神话。

    就是《聊斋志异》里那个“剪纸成明月,抛箸化嫦娥”的崂山道士。这里的箸,就是筷子。䈬松龄的这篇神话,除了给人以美的享受,还启迪了人们的心智:学任何东西,不要幻想一蹴而就,要想学有所成,必须脚踏实地,勤学苦练;而学有所成,甚至成绩卓著,应当用于正道,贡献社会。倘若像王七似地,学会了穿墻术,不是去救人于危殆,而是为了觊觎他人财物,穿墻行窃,必然会落得个碰壁而归,头破血流,甚至陷身囹圄。

  所以,䈬松龄的这个神话,应该算是经典......

  第二个故事是奇迹。

  那是日本人创造的!日本是个“资源贫国”,尤其是国仅四岛,面积极小。可是它的绿化率,竟然达到了60%,甚至更高。日本人从来不砍本国的树木,所有的木材都从别国进口,尤其是从近邻中国。

    日本进口木材,除了造纸,还有很大一部分是用来造筷子的!到后来,索性就委托中国人在中国本土生产“一次性木筷”了......

  日本人让中国生产“一次性木筷”,中国人那个高兴啊!呵呵,送上门的“外贸定单”,这能解决林区多少张吃饭的嘴巴啊。所以,林区的那些个父母官,立即批准砍树一一反正,《森林法》,必须为林区经济“发展”让路。

      日本人那个刁啊,那是耍你没商量的。他们用中国生产的“一次性木筷”,解决了日本市场的喜好。你不要以为,日本人会扔掉这些使用过的“一次性木筷”,他们收集起来,洗巴洗巴,立马制成了胶合板,翻手卖给了中国。泥马,不狠狠地赚你一把,你还真不知道奇迹是怎么创造的呢!

  其实,日本人在营造奇迹方面,还多了去呢。你总该听说过,早先日本国的一条巨轮,停在中国的港口,进口中国的落花生,当即榨油,随后把花生壳,制成了胶合板,卖给中国。那个花生油和花生粕就一起运回了日本。花生油供应市场,花生粕做猪饲料。这不,又赚了个盆满钵满......

  所以,日本人靠意识和技术,创造了无数奇迹,这个“一次性木筷”,自然,也应该算经典......

  笫三个故事是道统。

  那是多年前,我父亲在吃饭时,告诉我的。他说,你知道中国的筷子标准是什么吗?我说,这难不到我!前圆后方呗。前圆,除了照顾手感舒适,还便于挟菜。而后方是为了稳定,不至于滾动落地。我狡黠地扮了个鬼脸。认为自己应当得满分!“你只说对了一半!”父亲说,“方圆结合在筷子上,除了你说的功能外,还有一个叫人铭记的道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它和孔方兄铜钱的外圆内方,都是一个道理。除了功能实用外,还在提醒人们,吃饭赚钱,要遵守规矩。否则......”

  我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出自《孟子》的《离娄章句上》,确实应当归类为道统。 这是孟子要求当政者实施仁政的鼓吹与呐喊。具体落实到两个方 面:一是“法先王”;二是选贤才。这当然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中国人在筷子设计上的故事,充满了睿智。至于是否是我父亲的戏说,那就无法考证了。但是,我认为这,应当也是一个经典。

      写了“筷子物语”,发到论坛上。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有网友补充说:筷子的长度是7.6寸,那是隐含着人有七情六欲。是的,人性无处不在。人性的故事,是不是又一个经典呢。

(2014.10.13)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亲爱的珠珠: 晚上归家,我刚一开门,你已雀跃着飞奔迎来。哈哈,看来有好消息啊。 果然,你告诉我,数学老师表扬你有小...
    Julia的美丽心情阅读 1,774评论 2 2
  • 是不是因为前任3,你才会想起我?才会发个信息给我? 关于爱情,有一万种歌颂,也有一万种唾弃。而在我的青春里,无疑你...
    独立行走的花儿阅读 2,256评论 0 0
  • 夏春应景画意浓 独坐车窗梦犹醒 匆忙过客车厢行 尤望去,窗外画 唯有床人在心中
    泡泡小叔阅读 1,358评论 0 3
  • 世间有多少处思念 地上就盛放了多少只花 枯寂的夏夜抚不平你的睡眼 敲着键盘 滴滴答答 心中有多少次怀恋 天上就点染...
    萌萌的飞儿阅读 3,17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