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心相印”青少年心理工作怎么做 第四次全国大型公益活动高碑店站顺利举行
-----善于发现肯定孩子的优点,用更积极地表达与行动为孩子成长助力!
12月19日下午2点--4点半,“心心相印”第四次活动-----“运用积极心理学开展青少年工作”如期在老地方举行。大部分小组成员都早早地来到活动地点等候。冬日的暖阳透过窗户暖暖地洒在课桌上,椅子上,我们的心在阳光中渐渐融化,因每一次相聚的交流探讨更温暖有力。
活动在大家的期盼中开启了第一个环节,带领者王春玲为大家分享了积极心理学的概念、服务方向与本次活动的主题开展方法,并邀请大家分享上周完成作业的感受与思考。文茹就孩子对妈妈学习前后的一个感受互动做了分享,孩子反馈说,妈妈学习前,对自己是无休止的唠叨,自己根本不愿意听;妈妈学习后,感受到了妈妈对自己的关注和尊重,能够了解自己的需求了,也会相信自己做出的选择,同时爸爸也有很大改变,有效沟通越来越多。平时父母们与孩子沟通时,是否很少坐下来,真诚地邀请孩子谈谈他(她)眼中的父母是什么样子的,他理想中的父母又是什么样子的,做一个对比,反思我们做为父母需要成长的部分,教育孩子的方式需要调整的部分。
活动第二个环节,通过《2020年度最美少年颁奖典礼》技术体验,练习父母发现、关注孩子的闪光点。日常生活中,我们习惯于认为“努力是应该的”、“勤劳是应该的”、“关爱及回馈”是应该的,这些想当然的认知降低了我们对积极能力与品质的认知与关注。不仅只是忽略自己的优势与长处,加上父母们教育孩子一个“急”字当头,想要孩子们更加优秀的急迫心理遮住了父母发现孩子优点的眼睛,导致满眼满脑子都是孩子这里做的不够,那里也不行,怎么就没有一点点上进心呢?一味的督促强化缺点、不足,想想我们的孩子在这样的家庭氛围里如何去自信?如何有心力调动做事的积极性?发现美好,不经意间的肯定是在强化对孩子的认可,是我们更有力的支持与引导!伴随着颁奖音乐的响起,每一位成员庄重地、自豪地宣读对孩子的颁奖词,一个个善良的、努力的、有爱的、优秀的孩子们的形象生动地浮现出来。宣读结束后,成员们都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觉得自己平时对孩子的肯定性的表达太少太少了,内心中总有一个固执的想法:我的孩子不比别人家孩子差!却忽略了我的孩子独特的优点,持续陷入焦虑地幻想,自家孩子一定要像别人家孩子一样优秀!在我们的控制保护中,孩子渐渐不愿闪光,不敢做自己!
接下来,带领者带领小组成员结合实际生活与积极心理学技术的四个方向-------积极情绪培育、积极品质提升、积极意义转换、积极人际关系建设讨论分享我们能做些什么?每一个主题讨论前,带领者都会为大家简单分享相关主题的理论知识与自己的理解,大家一边思考,一边发言。(一)在积极情绪培育主题讨论中,大家梳理出五个方法:1、父母首先要对情绪有科学的认知,了解情绪是怎么产生的,面对情绪,父母首先学习掌握有效的方法。2、面对问题,从积极视角出发,先看自己拥有哪些条件和资源可以运用。3、遇到双方情绪爆发时,有先叫停的意识,进行冷处理。4、学习换位思考,体会对方的感受。5、以结果为导向逐步理性认知引导。6、平时多练习觉知力,让自己平静下来,理性思考与感知会逐渐增强。(二)积极品质训练主题,成员们认识到及时肯定孩子的重要性、平时不善于肯定孩子的误区;把选择权交给孩子,放下控制与过度保护,把体验权还给孩子;父母坚持自我训练,做孩子的榜样。(三)在积极意义的转换主题讨论中,成员们一起学习了面对负性事件的归因纬度,可以尝试帮助孩子理性分析形成事件的原因----内在的&外在的、稳定的&不稳定的、总体的(一般的)&特殊的,有助于孩子在基本认知方面思考理性化;另外多找事物和自己的积极面,有助孩子增加信心。(四)积极人际关系建设主题,成员们共同学习讨论了肢体语言在互动中的重要作用,提出先从最基本的做起,在孩子想拥抱父母时,我们立即给出真诚与享受的回应;从日常生活细节中引导孩子有爱的意识与表达;支持孩子多交朋友,尊重孩子的朋友,其实也是对孩子的接纳;遇到问题,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有原则、温和地引导孩子;设立一个目标,每天有一个积极的行为或一句积极表达的话语,努力实践…
第四次活动,内容丰富实用,大家积极发言,并不断深入思考,收获了“发现”与尝试“积极”思考表达的能量!相信,在接下来的学习旅程中,我们会继续被深深触动、慢慢学会勇敢放手、科学关爱,在孩子成长的路上做更加有爱、更加会爱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