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居闹市,向往山野。初夏时节,三位好友一拍即合,周末去五莲山玩两天。同去的孙老师最年长,已退休四年,潘老弟现在市直某单位任职。
五莲与高密相距不远,原来同属潍坊市。五莲的地瓜、芋头,在高密那是家喻户晓啊。
一早出发,坐客车三个小时到达五莲县城,然后换乘旅游专车。驶出城外,就看到连绵起伏的山脉了,山林保护得很好,山上郁郁葱葱,只有山顶露出灰白色嶙峋的怪石。逆着一条不太宽阔泛着清波的河流,向东南行驶大约三十公里到达景区。仰望五莲山,雄伟险峻,摄人心魄。
山脚下,公路旁,一片类似别墅的建筑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一问才知道是可供食宿的农家乐。走进一家,环境整洁,房间设施跟城里宾馆差不多,价格出乎意料,双人间每晚五十元,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两个房间收八十元。女主人忙着做午饭,我们放下行李,走出户外,与一位站街的大哥聊了起来。他说,这里是个村子,有四十几户人家,几年前由政府主导,拆除旧房,统一规划为二层小楼,每户补助六万元,提供低息贷款。望着这片式样新颖、风格别致的建筑群,心想,对世世代代居住在大山深处的农民来说,真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啊,美丽乡村建设的图景就应该是这样子吧?
抓紧吃午饭。一边吃,一边询问了农家乐经营情况。女主人轻声细语地说:“家里五口人,对象负责采购物品,也用车拉拉客,婆婆帮着干点杂活,两个孩子还小。经济收入比着种地强多了。”少顷,她微笑着问:“晚上你们打算怎么吃啊?”“有什么特色菜,你给打算一下吧。”她略加思索,爽脆地说:“炖只大笨鸡,炒两个家常菜,一斤韭菜猪肉水饺。鸡是林子里散养的,天黑你们就看见了,晚上都宿在树上。菜现吃现割,自家小菜园,不使化肥农药。”问了一下价格,很实在。“就这样吧!”
饭后即刻上山。现在是旅游淡季,中午游客稀少,山里出奇的寂静,只听到小鸟清脆地啼叫和潺潺流水声。大树参天,杂树繁茂,柔和的阳光透过层层枝叶,斑驳地投射到我们的身上和湿漉漉的台阶上。清新的空气中混合着松树的味道和淡淡的花香,沁人肺腑。山中小气候很凉爽 ,穿过背阴处有一种凉飕飕的感觉。攀登过程中,需要不时用手撑开头顶上面的藤科植物。无意中惊喜地发现,摇晃的树枝上有猴子在跳跃,再一看,前面有只猴子蹲在路上。保洁员见我们诧异的样子,低声说,现在野外食物少,猴子在期待游人的饲与。可惜我们没带水果。
平常缺乏剧烈运动,攀登了一阵子就气喘吁吁起来。问从山上下来的游客:“到山顶还有多远?”“这还不到三分之一。”“啊?”时间充裕,歇一会。坐在一旁石凳上,喝着水,敞开衣襟,欣赏着山中景致。远离尘嚣,心清如水,杂念全无,此时的自己,仿佛已经与这座大山融为一体了。
“这水是从哪里流出来的?”潘老弟指着身旁淙淙流淌、被石片犁起朵朵浪花的小溪,问保洁员。
“山上有个光明泉,这水是从光明泉流下来的,周围村庄都吃这个水。”
“下面农家乐,也吃光明泉的水吧?”
“那当然,比矿泉水还要好喝。”
用手掬起一捧品尝了一下,果然清冽甘甜。
一位年轻人领着个帅气的小男童攀登上来了。小男童穿着篮短裤,白汗衫,上得一兜劲,额头上沁着汗珠,露出纯真可爱的笑容。我们赞赏地问:“小朋友多大了?””“四岁。”“能上到顶吗?”“能!”“太棒了!”
喝足水,体力上来了,士气高涨。一起说笑着,过水帘洞,观光明寺,临醉心阁,仰一线天,攀飞鹰石,兴趣盎然,畅快惬意。
九丈崖到了,向上望去,又高又陡,好似天梯悬在半空。汗流浃背,每上一个台阶都十分艰难,两条腿就像不听使唤似的。靠意志在支撑。“把住护栏,注意脚下!”“快到了,胜利就在眼前!”相互提醒着,鼓励着,咬牙坚持着,下午五点,终于登上山顶望海峰。
站在巨石上向东南眺望,村庄,田野,树林,河流,湖泊,层层叠叠,形态各异,或浓或淡,五彩斑斓,在飘渺的云海下似巨幅油画,心胸顿然开阔。
我拿出手机,“咔咔”地给两位好友拍照。苍松翠柏,奇峰峭壁,摩崖石刻,亭台楼阁,美景随处即拾。两人兴致很高,放胆攀到奇险处,摆出各种姿势,留下这美好瞬间。孙老师翻看着照片,兴奋地说:“好!发到群里去,馋馋他们!”“哈哈哈!”
“给你也来两张。”潘老弟对我说。“好的!”我麻利地选好位置。又是一阵“咔咔”声。
“望海峰怎么望不到海啊?”谁无意中问了一句。
“上午十点多钟,阳光不太强的时候,可以看到胶州海。”从巨石背后传出一位老人的声音。原来是一位护林员,拿着捡拾垃圾的夹子,瘦瘦的,枣红色的脸堂透着健康和淳厚。
我们沉浸在登顶愉悦中,敞开心扉与老人交谈起来。
“老哥今年多大年龄了?”
“六十七岁了。”
“住在山上吗?”
“不是,每天早晨上山,中午在山上吃。家就在山下,原来种地,退耕还林上山当了护林员,在这里已经十好几年了。”
“待遇不错吧?”
“每月两千多块钱吧,有医疗和养老保险。”
“五莲山自然风光真美啊,就像仙境一般!您天天爬山,与山为伴,活过一百岁没问题!”
“一百岁倒没去想,平平淡淡的日子,吃不愁喝不愁,儿女孝顺,知足常乐呗!”
此时听到“知足常乐”一词,感觉境界与往日截然不同,就像甘露洒落在心田,有点悟道之感。 头脑突然闪出一个念头,在这里谋份差事多好啊。
“老哥,九仙山在哪个方向?”潘老弟问。
老人指着西北方一座高耸的山峰说:“九仙山在那边,跟五莲山挨着,从五莲山顺着滑道就可以遛过去。农历三月十五是九仙山杜鹃花节,那个时节来,漫山遍野都是红艳艳的杜鹃花,才漂亮呢!”
夕阳西下,群山尽染。明天会有更美的风光等着我们。疲劳一扫而光。
2016年6月